阿度皱起眉头:“找他?他是北漠的皇子,我们就是要找北漠的这群狗官报仇的,找他不是自投罗网吗?”
“不一定。”兰玥摇摇头,“拓跋昭虽然是北漠皇子,但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似乎和拓跋虎、拓跋狼不是一路人。而且他包围柔然镇,说明他现在需要稳定西域的局势。我们可以跟他谈条件 —— 我们帮他清理柔然散兵,让他给我们提供一些粮草。”
盘石沉思片刻,觉得兰玥的话有道理:“现在我们缺粮缺武器,只靠我们自己,报仇难度太大。拓跋昭有大军,有粮草,跟他合作,确实是个办法。只是我们怎么确定他会跟我们合作?”
“我去见他。”兰玥眼神坚定,“我和他的关系还算不错,或许能跟他谈拢。而且他既然能领兵围城,说明他不是个昏庸的人,应该知道清理散兵对他也有好处。”
阿度还是有些犹豫:“可,我们被害的这么落魄,多半就是他造成的,怎么能相信他?”
“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了。”盘石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犹豫,他之前就敏锐的感觉到,拓跋昭对兰玥的感情,可是他又何尝不喜爱兰玥,可是为了山寨的老弱妇孺,于甸镇里苟延残喘的百姓,不得不取舍。
“于甸镇的百姓还在等着我们,山寨的老弱妇孺也需要粮草。与其在这里跟散兵死磕,不如赌一把,去找拓跋昭。”
众人商议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听兰玥的,去柔然镇找拓跋昭。盘石让人把瘦高个绑起来,作为 “见面礼”,然后带着众人,朝着柔然镇的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柔然镇外的罗目泊附近,北漠的军营连绵数里,旌旗飘扬。拓跋昭穿着一身银甲,站在了望塔上,手里拿着千里镜,观察着柔然镇的城头。
罗目泊的湖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湖边的苇草随风摇曳带来一瞬惬意的情绪,但这丝毫不能缓解军营里的肃杀气氛。
“将军,已经围城半个多月了,柔然镇还是没有投降的意思,要不要下令猛攻?”副将陈武走到拓跋昭身边,躬身问道。
拓跋昭放下千里镜,眼神十分平静:“不必。柔然镇靠罗目泊,水源充足,粮草也还能支撑一阵,猛攻只会让我们损失惨重。我们只要继续围城,切断他们的补给,用不了多久,他们自然会投降。即便不投降,他们承受不住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我们届时在攻打,也会轻而易举,事半功倍。”
陈武皱起眉头:“可是将军,兄弟们已经围城这么久,军中隐隐有不耐烦了声音传来。而且拓跋虎陛下那边,也传信催我们尽快拿下柔然镇?”
“哼,催就催,将在外,皇命有可不受,更何况是他!” 拓跋昭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而且他要的是柔然镇,不是一堆尸体。只要我们能拿下柔然镇,不管用多久,他都不会怪罪。”
他心里清楚,拓跋虎篡位后,急于稳定宫廷局势,拿下柔然镇对他来说至关重要,为北漠开疆拓土是极大的功劳一件。
而他采用围城策略,不仅是为了减少损失,更是为了等待拓跋瑾的消息 —— 临行前,拓跋瑾特意给了他一封密信,告诉他拓跋虎谋反是他和父皇拓跋烈的计谋,让他安心领兵,拿下柔然后暂居此地,等待下一步指令,尽量拖延回归君临的时间。
“可是将军,”陈武还是有些担心,“城里的百姓会不会……”
“百姓?”拓跋昭眼神冷了几分,“战争本就无情,要么投降,要么灭亡。如果他们执意抵抗,就只能承受后果。”
陈武心里一凛,他越来越觉得这位年轻的皇子心思狠辣,虽然年纪不大,却比那些老将还要果断决绝。他跟在拓跋昭身边一个月,亲眼见证了拓跋昭的成长 —— 从一个略显青涩,花拳绣腿皇子,变成了一个运筹帷幄的将领,骑射、兵法、谋略,都进步神速,连邹亚夫将军都对他赞不绝口。
“报 —— 将军!粮草队伍到了!” 一名亲卫快步跑上了望塔,躬身禀报。
拓跋昭点点头:“很好,让后勤官把粮草妥善安置,给兄弟们改善伙食。”
“是!” 亲卫应道,转身离去。
陈武也松了一口气:“粮草续上了,我们至少还能再支撑半个月。但就怕城里的粮草也还充足,到时候我们还是得猛攻。”
“不会的。” 拓跋昭摇摇头,“我已经派人查过,柔然镇的粮草只够支撑一个月,现在已经过了大半个月,他们的粮草应该所剩无几了。再过几天,我们就能看到效果了。”
他的话音刚落,一名亲卫又跑了过来:“将军,营外有一队人求见,说是要见您,还带了一个俘虏。”
“哦?”拓跋昭有些意外,“是什么人?”
“带头的是一个年轻女子,说是与您相识,还说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跟您面谈。”
拓跋昭愣了一下,心里有些疑惑 —— 他在西域没有什么认识人,是谁会来找他?他沉吟片刻,说道:“带他们到中军大帐,我去见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