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休整有一段时日的使团再次踏上了启程之路。
邺城百姓听闻世子要走,纷纷堵在了周府门前,想要当面感谢邺城的恩人。
如若不是一百虎豹骑开路,恐怕使团光出城就得花个三天三夜。邺城百姓看着身材魁梧,骑着高头大马的虎豹骑,心中充满了敬畏,这就是北境最精锐的虎豹骑!
陈将军让邺城士卒站成两排,将情绪激动的邺城百姓拦在道路两侧,中间留出三骑并排的道路。
伴随着一百虎豹骑同行而过,只见一名身穿白衣气宇轩昂的俊俏青年昂首骑马而来,身侧的抱剑黑衣青年同样气度不凡,紧随其后的便是三辆装饰奢华的马车。
陈将军在看到白衣青年出了周府门时,率先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末将陈夕照恭送世子出城!”
此话一出人群瞬间沸腾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白衣青年身上。
“他便是世子?!”一名中年汉子声音颤抖道。
“果然相由心生,光看面相就是大好人。”一名少女仰慕道。
不知是谁带的头率先跪倒在地,对着白衣青年磕头道:“世子大恩,邺城百姓没齿难忘,恭送世子出城!”
有一人带头,剩余百姓也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道:“恭送世子出城!”
白衣青年所过之处,百姓无不伏地不起,士卒纷纷单膝跪地。
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张正神色复杂自语道:“如此为国为民之人,此去龙城真是可惜了。”
宁柔长公主对马车外的动静充耳不闻闭目养神。一旁掀开车帘一角偷看的翠儿神情仰慕道:“真威风啊!就连陛下也没有如此高的威望。”
闻言,宁柔微微蹙眉:“莫要妄议陛下,你怕是活够了。”
翠儿放下车帘,俏皮的吐了吐舌头:“这不是只有我们主仆二人嘛。”
宁柔也掀开车帘一角,看着街道齐齐跪倒在地的百姓,神色复杂道:“如此侠义之人,如若死在了朝廷之争确实可惜。”
邺城位于北境的中心,使团一路南下,差不多一旬时间来到了北境的边缘黄沙镇。出了黄沙镇便来到了龙阳九洲之一的剑洲了。
使团距离黄沙镇仅有一里路时,王莽看着在风沙中若隐若现的黄沙镇突然开口道:“徐兄可曾听闻过思过崖?”
闻言,一旁的面瘫脸徐寒卿摇头道:“不曾听过,但是听名字应该是某个宗门的禁地。”
王莽闻言有些失望,江湖这么大要去找一个宗门禁地谈何容易?况且这次要一路随使团南下也不好擅自行动。
龙阳每个城镇都会设立卫所,区别于边境的守军,卫所的作用主要是维护城中秩序同时兼有抵御外敌的职能。卫所的最高长官便是指挥使,而先前邺城的陈夕照便是这个职位。只不过邺城情况比较复杂,除了邺城的卫所守军外,镇北王还将五千边关精锐士卒给周老将军带走了,所以周老将军不仅是邺城手握实权的知府同时还掌控着邺城的军权。
卫所的兵力不等,如若像是邺城这种大城,便有五千多人,而较小的城镇则只有千余人。卫所的最高指挥是总指挥使,总指挥使的下面则是千户,千户下面还有百户,百户下面则是总旗。这些职位分别对应着边关守军的校尉、千夫长以及屯长。
黄沙镇作为边陲小镇,设立的千人卫所,最高指挥官是一名千户,而城中大小事务则由黄沙镇的知县去处理。
黄沙镇作为北境与剑洲的交界处,此地的势力尤为复杂。当地的江湖势力盘根交错,官府知县和千户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所以只要那群江湖人士做的不是太过火,都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黄沙镇作为剑洲和北境的交汇处所以没有设立城墙,使团在小镇的边缘处安营扎寨了,没有选择进城休息。
“就让兄弟们在这凑合休整一晚,给马儿喂点精饲料,明日上午在动身。”王莽对着身侧的屯长吩咐道。
“末将遵命。”精壮的汉子领命后让一百虎豹骑快速将随行帐篷搭建起来,开始准备伙食。
王莽看了眼走下马车的宁柔公主,笑着走了过去。
“娘子估计赶路也赶乏了,不如随夫君去往城中客栈休息一晚?”王莽神情自然道。
不远处的张正闻言快步远离,宁柔公主身侧的翠儿则捂嘴憋笑。
宁柔清冷的脸上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红晕,充满杀意的美眸狠狠瞪了一眼王莽。
怡然不惧的王莽贱兮兮笑道:“娘子,夫君这可是为你好,如若娘子不去,那夫君可就自己去享受软榻了。”
宁柔公主思忖再三,心中暗道:“这小子表面看起来轻浮,却都是为了掩人耳目藏锋守挫,不是传闻中的好色之徒,况且老娘我五品修为害怕他一个三品?”
权衡利弊后,宁柔笑面如花道:“既然世子都盛情邀请了,我岂能扫了这雅兴。”
一旁默默看热闹的徐寒卿开口道:“需要我同去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