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也不心疼了,继续煮汤,顺便也把剩下的牛杂放在水缸里煮。
等下一锅的汤煮好后,郝运就让赵大山把煮好的汤倒在水桶里,继续煮,这样还快一点。
等这些人吃饱喝足后,就开始搭棚子了,准备休息。
郝运打着哈欠,说道:“天黑了,我看也没人来了,都收拾收拾回去吧!”她是困了,感觉也不会有啥人过来了。
赵大山兄弟两个一听说要收摊,瞬间不乐意了,“娘,要不你先回去休息吧!我跟三弟在待一会,这么多人呢!不会有什么危险。
郝运见他们不愿意现在收摊,知道原主这几个孩子其实力气的挺大的,以前只是没吃饱饭,才看起来怏怏的。
既然安全没有问题,她也就随他们了。
反正棚子里还点着好多油灯,那油灯还是她用牛肠油制作的。
郝运回到家,天都黑透了,她摸黑回房间躺在床上就睡,说是床,就是一个木板子上面放的草席,幸好现在天气不冷。
却不知道赵大山俩人根本就没想过要收摊回家。
让他俩有这个想法的原因,就是又来人了。
这次来的人是一家三口,赶着牛车来的,人家是看着这里有火光,就过来了。
孟祥四处打量着这简陋的棚子,用石头和木板搭建的桌椅,他到现在还没反应过来。
这么偏僻的地方居然会有人开店,要不是他们家怕奶奶会跟着他们一起离开,也不会在合县快关城门的时候就离开。
他们家住在南边的献镇,在那里开一个小杂货铺,挣不了什么大钱,也饿不着。
这次回来是老家来信,说是他奶奶病了,让他们一家回来一趟,一回到家,发现他奶奶好好的,又是他大伯和大姑出的主意,想让他奶奶过来他家住。
也不是他爹娘不孝顺,以前他奶奶也来过他家住,差点没把他家里的小杂货铺给搬空了。
一想到这些糟心事,孟祥就叹气。
“年纪轻轻的叹什么气,牛杂汤好了,快吃,今天你就早上吃一点东西,饿坏了吧!快尝尝,闻着还挺香。”孟祥母亲把牛杂汤往儿子面前推了推。
一旁的孟父倒是已经开吃了,把窝窝头放在汤里,吃起来也另一番风味。
赵大山把最后一碗牛杂汤给他们放在桌子上,就笑着开口道:“牛杂汤上起了,你们吃好喝好,汤不够喝的话,今天咱们还可以免费续汤。
“店家真的可以免费续汤,你可不能哄我们。”孟母听到可以免费续汤,还以为这店家是在跟她开玩笑。
赵大山再三保证不会收钱,才让这家人放心,他也能理解,毕竟荒山野岭的,怕碰到黑店也正常。
孟母本来还不舍得喝牛杂汤,现在确定可以免费续汤,她都有些后悔路上喝那么多的水了。
“早知道这里有人摆摊,我路上就不喝那么多的水了。”孟母一不小心就把心里话给说出来了。
孟父抬起头打趣道:“你那哪里是口渴想喝水,我看你就是肚子饿了,想喝个水饱罢了。
孟母老脸一红,轻轻的拍了他胳膊一下道:“胡说八道什么呢!就知道拿我寻开心。
孟祥可没有看出来他爹娘那是在打情骂俏,没眼力劲的他直接气愤的说道:“都怪大姑,要不是大姑老是回娘家挑拨离间,奶奶也不会那么看娘不顺眼,也不会觉得娘你天天在外边享清福,对你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还老欺负你。
“咳咳。”孟母知道儿子是在为自己打抱不平,孩子他爹可以说是大姑姐一手带大的,别人可以说大姑姐的不是,儿子绝对不能说,眼见儿子越说越气愤,孩子他爹的脸色也不好了,孟母赶紧踢了踢儿子,眼神示意他闭嘴。
孟祥这才反应过来,见他爹那忍耐的脸,心里也有些赌气的没有在向以前那样道歉,每次都是这样,就因为大姑在他小的时候照顾他,每次大姑做了什么过分的事,他爹都会看在以前的情份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开始他也是挺感谢大姑的,觉得大姑是个好人,等知道她的真面目后,他就算是告诉了他爹娘,他爹也是不相信的。
等他在老家里住上一段时间后,这才了解道事情的真相,当时家里就大姑和二姑两个女孩,还只相差一岁多,本来他奶奶想让二姑留在家里照顾弟弟们,和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的。
是她大姑心眼多,不想下地干活,就闹着要留在家里照顾弟弟,让二姑去下地干活。
所以,当孟祥知道他大姑当年照顾他爹是这么个照顾的,就有些无语,觉得他爹的脑回路可能跟别人不一样,他以为的照顾,是在他爹小的时候,偷偷给他吃的,对他好之类的事情。
这也是让他看大姑不顺眼的地方,明明就是她自己不想下地干活,想偷懒,结果还因为这一件事让他爹记到现在,当时他大姑敢不听奶奶的话吗!谁家姑娘不干活,这明明在村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她怎么不敢动不动跟大伯说什么小的时候照顾他的话,她敢说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