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玄的手指紧紧捏着采样瓶,瓶壁上的黑色物质还在缓慢移动。他没有回头,也没有说话,只是加快脚步朝太一阁方向赶去。云昭跟在他身侧,察觉到他的节奏比平时急促,呼吸也略显紊乱。
两人回到太一阁时天刚过午,守门弟子见状不敢多问,直接放行。陈玄径直穿过主殿,走入最深处的密室。这里是他专用的研究之所,四面石墙刻满符文,中央摆着一张青铜长桌,桌上陈列着显微镜、符卡读取器和几组灵能电路板。
他将采样瓶放入检测槽,启动识海中的青铜鼎虚影。一道淡金色光幕从额前扩散,笼罩整个桌面。数据流瞬间涌出,六边形蜂窝结构被放大至全息投影状态,基因链开始自动拆解重组。
“开始基因溯源分析。”陈玄低声说。
光幕上数字飞速跳动,匹配度从12%一路攀升。37%、58%、76%……当数值越过90%时,投影突然震颤了一下。一段从未见过的记忆碎片浮现出来——混沌之中,一道巨影矗立天地之间,血脉如星河流转,贯穿苍穹。
匹配度定格在99%。
陈玄瞳孔一缩。这已不是普通变异生物,而是与上古存在高度关联的生命体。他立即调出青铜鼎储存的古神记忆库,逐帧比对那段模糊影像。画面中巨影的脊柱纹路,竟与当前解析出的基因序列完全吻合。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凌无尘推门而入,手中端着一杯热茶。他本想询问边境情况,目光却落在投影上,整个人猛地顿住。
“这是……”他的声音变了,“《太一经》残卷里记载的‘神裔烙印’。”
话音未落,茶杯脱手坠地,碎裂声响在密室内回荡。凌无尘顾不上这些,快步上前盯着投影不放。“不可能……这种基因只存在于传说。它是古神后裔的标志,早已随上古时代消亡。”
陈玄没回应。他正在翻查历史记录,试图找出激活这类基因的条件。屏幕切换到第104章的数据档案,蚀灵蛊毒素分子结构图显现出来。他标记出其中的关键成分——高浓度腐殖酸,并将其与当前样本的生存环境进行对比。
两者存在相似性。
“任何基因表达都需要合适条件。”陈玄开口,“就像蚀灵蛊必须依赖腐殖酸才能存活,这个新物种,也可能需要特定环境才能激活。”
凌无尘皱眉:“你是说,它现在只是休眠状态?”
“不只是休眠。”陈玄指着投影中的基因片段,“它的耐光性高出三倍以上,说明已经完成一次进化。如果外界条件满足,它可能进一步觉醒,甚至引发连锁反应。”
空气骤然凝重。
云昭一直站在角落,此时忽然抬手按住腰间霜魄剑。剑身轻轻震动,自行出鞘半寸。她眼神一凛,望向投影中心那道模糊的巨影。
“这不是单纯的生物改造。”她说,“魔渊教主的目的不是统治人族,也不是控制九黎。他在唤醒某种东西。”
凌无尘脸色微变:“你是说……复活古神?”
“只有这个解释说得通。”云昭收回手,但剑仍未归鞘,“否则为什么要用这么复杂的手段?制造耐药菌、诱导基因突变、铺设信号网络——这一切都在为某个终极目标服务。”
陈玄点头。他重新整理时间线:从最初发现蚀灵蛊,到监听节点暴露,再到如今出现耐光微生物,所有事件都指向一个方向——有人在系统性地测试生命体的极限适应能力。
而这背后的目标,极可能是让沉睡的古神血脉重新苏醒。
“问题在于,触发条件是什么?”陈玄看向两人,“我们知道了它需要环境支持,但具体是什么?温度?灵气浓度?还是某种化学物质?”
凌无尘沉吟片刻:“《太一经》提过一句——‘血启星脉,魂燃地火,方唤真形’。历代解读都认为是祭祀仪式,但现在看来……或许指的是某种生态阈值。”
陈玄立刻操作符卡,将这句话拆解成可量化参数。他建立模型,输入目前已知的所有变量:土壤成分、大气离子密度、地脉波动频率……
结果指向三个关键区域:死亡沼泽下方、东海废墟深处、昆仑雪峰底部。
“这三个地方都有异常能量残留。”陈玄指着地图,“尤其是死亡沼泽,那里不仅有九黎的地下基地,还曾检测到空间褶皱信号。”
“那就是蚩阎的地盘。”云昭说,“但他未必知情。真正的操控者,是能跨越空间传递信息的人。”
凌无尘缓缓坐下。“如果是这样,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完成最后一步之前行动。”
“不能强攻。”陈玄摇头,“一旦惊动对方,他们可能会提前引爆整个系统。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阻止,而是追踪。”
“怎么追踪?”
“用反向监测。”陈玄调出一组电路图,“我可以让检测仪模拟该微生物的信号特征,伪装成宿主环境,诱使其主动连接。只要它发出响应,就能定位源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