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科会议室的空气中还弥漫着昨晚通宵工作的咖啡味和疲惫感。苏晓雯的突破性发现——那个隐藏在清心阁论坛背后的精密心理操控系统——既让人振奋,又令人深感不安。现在,重任落在了赵思妍肩上:追踪那个无处不在却又无迹可寻的隐形推手。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网络,但每次追踪都像在抓影子。赵思妍揉着太阳穴,语气中带着罕见的挫败感。她的办公桌上摆着三台显示器,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对方使用的匿名技术层层叠叠,就像洋葱一样,剥开一层还有一层。
林宸站在她身后,目光紧盯着屏幕上流动的数据:从最新那条发给我的短信开始追踪呢?那是直接发到我私人手机上的,应该会留下更多痕迹。
赵思妍调出短信追踪数据,摇了摇头:已经试过了。短信是通过一个虚拟号码发送的,服务商在国外,不配合我们的调查请求。即使通过国际协查,也需要几周时间,到时候对方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她切换屏幕,调出清心阁论坛的访问日志:看这些登录记录。同一个用户账号,每次登录的IP地址都不同——今天是城东的网吧,明天是大学的公共Wi-Fi,后天是商场的免费网络...
苏晓雯凑过来看,眉头微蹙:这意味着他每次发帖都要特意跑到不同的地方?
不一定。赵思妍解释道,更可能的是使用了Tor网络或者VPN跳板,自动随机切换出口IP。这些公共场所的网络只是他选择的掩护而已。
她打开一个城市地图界面,上面标记着所有可疑IP地址的地理位置:看这个模式——所有IP都分布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没有任何一个来自住宅区或办公室。这说明对方极其谨慎,从不使用可能被追踪到具体位置的网络。
林宸的指尖轻轻敲击桌面:那么包裹呢?那些送给受害者的定制礼物,总需要通过物流发送。快递公司应该会有寄件人信息吧?
赵思妍调出快递公司的数据,叹了口气:所有包裹都使用假名和虚拟电话号码。支付方式都是现金,没有电子支付记录。寄件地址...她放大一个地图,都是大型超市门口的快递代收点或者自助寄件柜,没有监控或者监控死角。
屏幕上显示着几个快递寄件点的照片:人来人往的超市入口、地铁站的自助寄件柜、大学校园的快递中心...全都是人流量大、难以追踪具体对象的地点。
就像在河里找一滴特定的水。张猛不知何时走进来,看着屏幕感叹道,这家伙反侦察能力太强了。
赵思妍不甘心地继续操作:我尝试了另一种方法——分析所有这些IP和寄件点的时间和空间模式。也许能找到某种规律。
她运行了一个复杂的算法,将所有数据点按时间顺序连接起来。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复杂的三维网状图,显示着IP地址和寄件点的时空分布。
看这里,赵思妍指着几个密集的点,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活动特别频繁。这可能意味着对方在这两个时间段有固定的空闲时间。
苏晓雯提出一个想法:是不是像有正常工作的人?周末和下班后活动?
有可能。林宸点头,但这范围还是太大了。
赵思妍继续深入,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我还有一个发现。虽然IP地址遍布全城,但有几个地点反复出现,只是使用了不同的网络节点。
她放大城市西北区域的一个商圈:这个区域的三处公共场所——星海网吧、大学城图书馆、购物中心——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出现了17次可疑登录记录。
林宸的眼神锐利起来:这意味着什么?
可能意味着对方经常在这个区域活动,或者甚至就住在这个区域。赵思妍解释道,即使使用匿名技术,人们也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和方便的地点。
张猛立即说:那我带人去这个区域摸排一下?看看有没有可疑人物经常在这些地方出没。
林宸思考片刻后摇头:太打草惊蛇了。对方如此谨慎,肯定会有反侦察措施。如果我们大规模排查,很可能被他察觉。
就在这时,赵思妍的监控系统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
有人在尝试入侵我们的系统!她惊呼道,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操作,不是普通黑客...手法非常高明,像是专业级的。
所有人都紧张起来。林宸立即命令:能追踪到来源吗?
正在尝试...赵思妍全力应对攻击,同时启动反向追踪程序,对方使用了多个跳板...等等,有一个跳板服务器在我们之前标记过的那个区域!
屏幕上,追踪路径经过层层跳转,最终指向了城市西北区域的一个IP地址。
就是那个商圈!苏晓雯激动地说。
然而,就在即将定位到具体位置时,追踪信号突然中断了。
他发现了我们的追踪,切断了连接。赵思妍沮丧地拍了一下桌子,就差一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