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新秩序初定,喧嚣渐归于一种深沉的平静。天赐肩头担着“三界共主”的名号已逾百年,昔日焚天战神的锐气,在日复一日的案牍劳形与各方势力的微妙平衡中,渐渐内敛成一种不怒自威的沉静。唯有在望向母亲九公主时,那双眼眸深处,才会掠过一丝属于周家村少年的依赖。
九公主的一头白发,自当年耗尽心力为他重燃心灯后,便再未转青,如昆仑之巅的终年积雪,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牺牲。然而,她的容颜却并未老去,只是那份曾属于天庭九公主的清冷仙气,已然被一种阅尽千帆后的温润取代。她多数时间居于昆仑“云游记”书院,教授医术,调理因大战而暗伤累累的三界灵脉。但近来,她时常对着一株在案头无风自动的桃枝出神。
“娘,可是闷了?”一日,天赐处理完天庭奏报,瞬移回书院,见母亲又对着桃枝若有所思,便轻声问道。他额间那象征无上神力的金轮已完全内敛,只在情绪波动时,会有一抹淡金色的流光一闪而逝。
九公主回神,指尖轻轻拂过桃枝上灼灼的花朵,微微一笑:“三界安定是福,只是这福气久了,倒让人想起些尘世间的烟火气。天赐,我们许久未曾好好看看这人间了。”
天赐立刻领会。他何尝不怀念与母亲相依亡命,虽步步惊心却也无拘无束的日子?那些岁月里的血与火,恨与痛,如今回想,竟也因母亲的陪伴而镀上了一层奇异的光晕。“好,”他应得干脆,“我们这就去。不带仪仗,不惊扰各方,就你和我。”
九公主眼中泛起暖意,点了点头。
母子二人并未施展神通直接降临某处,而是如同最普通的修真者,驾起一道不甚起眼的云光,自昆仑山巅缓缓而下,掠过壮丽山河,任由清风拂面。人间已是另一番景象,大周王朝的腐朽早已被扫入历史的尘埃,在新天条的护佑下,凡人王朝更迭,修仙门派与世俗王朝并存,虽仍有纷争,但大体上是一派生机勃勃。
他们一路南行,刻意避开繁华都会,专往那些山野僻静处去。或是在溪边烹茶,听流水潺潺;或是在林间小憩,闻松涛阵阵;有时甚至会幻化成寻常母子模样,到市集上买些新奇的小玩意儿,尝一尝人间百味。九公主的白发在幻术下遮掩成墨色,天赐也收敛了所有神异,看上去只是一对气质出众的母子。这段时光,仿佛偷来的闲暇,冲淡了百年来的沉重与责任。
这一日,行至一片连绵起伏的翠色山峦前。此地名为“苍翠岭”,地图上标注人烟稀少,灵气却意外地充沛温和,不似仙家洞府那般咄咄逼人,反而有种母性般的包容。
“倒是个颐养天年的好地方。”九公主望着下方如碧玉般的山谷,轻声赞道。
天赐亦有所感,他神识微动,察觉到山谷深处有一股异常平和、甚至近乎凝滞的生命气息流动。“娘,前方山谷似有村落,只是这气息…有些奇特。”
“哦?去看看。”九公主来了兴致。
二人按下云头,落在谷口。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蜿蜒而出,溪畔立着一块历经风雨的古旧石碑,上面以古朴的篆体刻着三个字:桃源村。
“桃源村…”九公主念着这个名字,嘴角微扬,“倒是应景。只不知,是否真如陶渊明笔下那般,‘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步入山谷,但见两旁田亩整齐,稻穗低垂,田间有农人耕作,动作舒缓,脸上带着一种近乎永恒的恬淡笑容。屋舍俨然,皆是竹木结构,干净整洁。孩童在村中空地上嬉戏,笑声清脆。乍一看,确是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然而,天赐和九公主几乎同时微微蹙起了眉头。
太安静了。不是没有声音,而是所有的声音——风声、水声、人声——都缺乏一种应有的起伏和活力,像是被什么东西过滤后,只剩下单调的和谐。而且,无论是田间的农夫,还是嬉戏的孩童,甚至是坐在屋檐下晒太阳的老者,他们的眼神都过于澄澈,澄澈得近乎空洞,仿佛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波澜。
更诡异的是,以天赐和九公主的感知,轻易便能看透这些村民的肉身状态。他们的气血运行缓慢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新陈代谢近乎停滞,但生命之火却异常平稳地燃烧着,没有一丝衰败的迹象。简单来说,这些村民,似乎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永生”——肉体不老不死。
但与之相对的,是他们的神魂。他们的魂魄之光微弱而统一,像是被某种力量强行抚平了所有棱角,记忆、情感、乃至独特的个性,都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活着,却仿佛只剩下“活着”这个本能。
“不老…却似失了魂。”九公主以神念传音给天赐,语气凝重。
天赐微微颔首,他的金轮虽未显化,但神识已如无形的水银,悄然铺开,探查着村庄的每一寸土地。“有一股力量在维持他们的肉身不朽,同时…禁锢或者说抹平了他们的神魂。这绝非自然形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