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梦。在自家小院灵泉旁打坐休憩,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内门的灵气不仅浓郁,似乎还多了一份外门所没有的宁静祥和之意,让杨小帅因小比和初来乍到而产生的精神疲惫消散大半。
辰时未到,天色微熹,杨小帅便已起身。他仔细穿戴整齐那身淡青内门服饰,对着泉水整理了一下鬓角,深吸一口气,怀着一丝恭敬与更多的好奇,再次走向那片位于内门边缘、被浓郁药香笼罩的百草园。
清晨的百草园,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中,各种灵草叶片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初升朝阳的照射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宛如仙境。园中已有零星弟子在劳作,小心地照料着各自的药圃,见到杨小帅这个生面孔,也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继续忙活,氛围安静而祥和。
循着记忆来到陈长老那处爬满青藤的院落,院门依旧敞开着。杨小帅轻轻叩了叩门环,里面传来陈长老温和的声音:“进来吧,门没关。”
走进院子,只见陈长老正蹲在那片生机勃勃的药圃里,手持一柄小巧的玉铲,小心翼翼地为一株叶片呈七彩琉璃状的奇异灵草松土。他的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连杨小帅进来都没有立刻抬头。
杨小帅不敢打扰,安静地站在一旁等候,目光却不自觉地被药圃中的景象吸引。这里的灵草,远比他在外门见过的任何药圃都要珍稀和繁茂。有的通体赤红,如同燃烧的火焰;有的枝叶剔透,仿佛冰雕玉琢;还有的散发着朦胧的光晕,吞吐着浓郁的灵气。许多灵草他连名字都叫不出来,只觉得每一株都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奇特的能量波动。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陈长老才完成了对那株七彩灵草的照料,缓缓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仿佛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他转过身,看到恭敬等候的杨小帅,笑眯眯地点点头:“嗯,很准时。心静下来些了?”
杨小帅老实地回答:“回长老,弟子愚钝,还在努力。”
陈长老不置可否,走到院中的石桌旁坐下,示意杨小帅也坐。他拿起那个粗陶茶壶,又倒了两杯清心茶,推给杨小帅一杯,自己慢悠悠地品着,目光却如同温和的溪水,流淌在杨小帅身上,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杨小帅被看得有些局促,双手捧着茶杯,不知该说什么。
“混沌灵根……”陈长老忽然轻轻吐出四个字,语气平淡,却让杨小帅心中一震,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可知宗门为何将你送到老夫这里?”陈长老放下茶杯,目光依旧温和,却带着一丝探究。
杨小帅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实话:“弟子……不知。起初以为……是弟子资质愚钝,不入各位长老法眼。”
“愚钝?”陈长老失笑摇头,指了指药圃中一株看似平平无奇、叶片却呈现混沌色泽的小草,“你看那株‘混沌兰’,其貌不扬,生长缓慢,在众多灵草中毫不起眼。但它却有一个特性,能自发调和周围土壤中不同属性的灵气,使其变得平和,利于其他灵草生长。你说,它是愚钝,还是大智若愚?”
杨小帅顺着所指看去,那株小草确实不起眼,但经陈长老一提,他才发现,以那株混沌兰为中心,周围一小片区域的灵草长势似乎格外和谐旺盛。
陈长老继续道:“混沌灵根,包罗万象,亦能调和万物。其修炼之道,贵在‘融’,而非‘争’;重在‘养’,而非‘伐’。强行将其塞入某个固定的功法体系,如同将野生的灵芝种进花盆,或许能活,却失了其真正的灵性。”
他看向杨小帅,眼神深邃:“百草园,看似是侍弄花草之地,实则是观察生命、感悟自然、体会‘生发收藏’之道的最佳场所。这里的宁静,能让你躁动的灵根沉淀;这里的万物生长,能让你理解混沌的真意——无序中蕴含有序,混乱中诞生和谐。”
杨小帅听得心神震动!陈长老的话,如同在他脑海中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他一直以为混沌灵根就是要比别人学得更快、更多、更杂,却从未想过其核心竟在于“调和”与“滋养”!这与他当初观察青藤、感悟引气的经历,隐隐契合!
“可是……长老,”杨小帅仍有疑惑,“弟子终究是要提升修为,学习法术剑诀,将来或许还要斩妖除魔。终日与泥土草木为伴,是否会……耽搁了正道?”
“正道?”陈长老呵呵一笑,拿起小锄头,轻轻敲了敲旁边一块看似普通的青石,青石表面竟然泛起一圈涟漪般的波纹,散发出强大的灵力波动!“你看这块‘蕴灵石’,它不言不语,不动不争,只是默默吸收日月精华,内里却可能孕育着足以炼制法宝的灵髓。你说,它是走了歪路,还是坚守了它的‘道’?”
他站起身,走到杨小帅面前,将小锄头递给他,语气变得严肃而郑重:“杨小帅,从今日起,你便是我百草园的弟子。我教你的第一课,不是功法,不是剑诀,而是——认识这园中的一草一木,了解它们的习性,感受它们的生命韵律。当你能够与一株草、一块石产生共鸣时,你便初步触摸到了‘道’的边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