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对侍立的宦官吩咐道:“传朕旨意,天工苑推行保暖三策有功,所有参与匠人,按例嘉奖。令少府加快石炭开采,确保京畿地区越冬之用。若有官吏在此事中推诿、贪墨,严惩不贷!”
这道旨意,无疑是对扶苏当前策略的肯定和支持。
这个冬天,对关中的许多百姓而言,是记忆中少有的“暖冬”。
火炕与石炭的推广,虽然范围还有限,但其带来的示范效应和民心收获,是难以估量的。长公子扶苏“仁德”、“实干”的名声,不再仅仅停留在士人口中或奇巧之物上,而是与千家万户的温暖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深深地扎根于泥土之中。
扶苏也并未因眼前的成绩而自满。他清楚地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火炕的建造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材料,石炭的开采、运输和燃烧污染问题也需要持续改进。蒙学堂的教材编写遇到了瓶颈,造纸术的工艺稳定性仍需攻关。
但他不再焦虑,而是如同父皇教导的那样,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解决这些问题。他花了更多时间待在天工苑,与工匠们一同研讨改进方案,与博士们字斟句酌地推敲蒙学教材的每一个字句。
他学会了在宏大的目标与琐碎的现实之间寻找平衡,学会了将迫切的使命感转化为持久的耐心。
窗外,雪花开始悄然飘落,覆盖了咸阳城的街巷与宫阙。
但在那越来越多的、升起带着石炭气息的炊烟的屋舍内,温暖正在驱散严寒。
扶苏站在窗前,伸手接住一片冰凉的雪花,看着它在掌心融化。
“根基,正在一点点筑牢。”他轻声自语,目光穿过纷飞的雪花,投向那已然不远的新年。
“明年……当有新气象。”
喜欢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