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迹者号”悬浮于“原初棱镜”迷宫的一处相对稳定的规则涡流中,如同风暴眼中小心翼翼的水母。那三个银色梭状体监察者依旧在不远处静默悬浮,如同冰冷的星辰,散发着无形的压力。陈骏团队已经逐渐习惯了这种被“注视”的研究状态,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这片神奇区域的探索中。
他们的研究重点,是利用“原初棱镜”的独特折射特性,观测和分析“虚空噬界”的本质。常规手段难以穿透那吞噬存在的黑暗,但在这里,通过特定角度和频率的规则棱镜折射,他们得以窥见那黑暗之下涌动的、更加细微的规则湍流。
“最新数据分析显示,‘虚空噬界’的吞噬过程,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和‘层级性’。”一位高能物理专家指着光幕上复杂的规则频谱图说道,“它对高度有序、能量活跃的规则结构表现出最强的‘食欲’,比如生命星球的核心规则、高度发达的文明造物规则场。而对于那些本就趋于沉寂、规则熵值较高的区域,其吞噬速度明显放缓。”
“就像一个……挑食的掠食者?”陈骏若有所思,“它在主动搜寻‘信息密度’和‘规则活性’最高的目标。这与其说是‘饥饿’,不如说是一种基于特定规则的……采集行为?”
这个推论让实验室的气氛更加凝重。如果“虚空噬界”背后真的存在某种意志或本能,其目的就更加令人不安。
“尝试将我们之前捕获的、关于‘归零程序’逻辑崩溃时的规则残骸数据,导入棱镜分析系统。”陈骏下令,“看看在棱镜的折射下,这两种看似对立的力量(秩序与混沌),是否存在某种我们尚未发现的关联。”
数据被导入,经由“原初棱镜”的复杂折射与重组。光幕上,原本代表“归零程序”崩溃的混乱数据流和代表“虚空噬界”吞噬特性的规则频谱,在棱镜的“翻译”下,竟然开始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异的互补结构!
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归零程序”代表着秩序走向极端,试图删除一切“错误”,实现绝对静止。
“虚空噬界”则代表着混沌走向极端,试图吞噬一切“有序”,回归本源虚无。
两者在终极目标上似乎背道而驰,但在规则操作的底层逻辑上,却存在着诡异的相似性——都试图消除“差异”和“不确定性”!
“它们……可能同源?!”符号学家失声惊呼。
陈骏眉头紧锁,这个发现太过惊人。收藏家追求的“归零秩序”,与那古老饥饿的“虚空噬界”,难道都源自同一个更加古老的、试图抹平一切“不对称”和“变化”的宇宙底层冲动?只是走上了不同的歧路?
就在这时,负责与望舒基地进行加密通讯的技术官报告:“陈博士,收到顾临渊先生传来的紧急信息!龙脉网络出现大规模异常‘回响’!”
---
昆仑山,顾临渊立于山巅,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就在刚才,他通过龙脉网络,清晰地感受到了一股席卷整个星球、甚至隐隐波及邻近维度的规则“震颤”!这震颤并非攻击,也非能量爆发,而是一种……信息过载般的规则回响!
回响的源头,并非单一地点,而是仿佛整个现实世界的规则结构,都在同一时刻,被某种外部力量强行“读取”或“扫描”了一遍!其范围之广,精度之高,远超之前“秩序监察者”对尘微境的扫描!
更让他心惊的是,龙脉网络本身,在这股扫描之下,产生了强烈的“应激反应”。无数地脉分支自主震荡,将一股混杂着星球亿万生灵模糊意念、历史沉淀记忆碎片、乃至规则结构本身信息的庞杂洪流,反向涌入了他的意识!
若非他根基深厚,且与规则幼苗深度绑定,恐怕瞬间就会被这海量的信息冲垮灵魂!
“是‘秩序监察者’吗?它们在执行更大范围的‘审查’?”顾临渊强忍着信息洪流带来的眩晕感,立刻将这一情况告知陈骏和望舒基地。
但他隐隐感觉,这次扫描的风格,与“秩序监察者”那种冰冷、精准、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方式有所不同。这次的扫描更加……宏大,也更加……漠然。仿佛只是某种例行公事,或者来自更高层级的、无差别的信息收集行为。
“门外”的世界,比他们想象的更加“热闹”。
---
“探迹者号”内,陈骏收到顾临渊的信息,心中猛地一沉。
更大范围的规则扫描?连龙脉都产生了如此剧烈的反应?这绝非“秩序监察者”的“有限度监察”所能解释!
他立刻看向那三个静默的银色梭状体。它们依旧毫无反应,似乎对这次波及甚广的扫描一无所知,或者……无权干涉?
难道,“秩序监察者”之上,还有更高级别的存在?这次扫描,是来自“泛维度秩序”更高层的例行检查?还是……其他与“秩序监察者”平级甚至对立的势力?
未知的阴影,似乎更加深邃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