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庆四年的盛夏,在太医署的精心调治与伍元照寸步不离的悉心照料下,礼治的病体终于日渐康复。虽然元气尚未完全恢复,仍需静养,但已能每日起身处理一些紧要政务,面色也渐渐有了红润。笼罩在太极宫上空的阴霾,随着君王的康复而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愈发坚韧的向心力。
立政殿内,药香渐淡,重新熏起了清雅的百合香。窗扉洞开,带着荷香的暖风穿堂而过。伍元照换上了一袭轻盈的湖蓝色薄绸夏衣,发髻间只簪了一支珍珠步摇,气色温润,眉宇间虽残留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安然与欣慰。她正坐在榻边,亲自为礼治读着一份关于漕运新渠竣工的奏报,声音柔和清晰。礼治半靠在引枕上,闭目聆听,神色平和。太子礼弘在稍远些的书案前临帖,姿态沉稳,偶尔抬眼望向父母,眼中是孺慕与安心。潞王礼贤和七皇子礼显则在殿角铺着的凉簟上玩耍,笑声清脆,殿内重现往日温馨。
【系统提示:时序进入显庆四年六月盛夏。环境状态:炎热,但宫内通风良好,舒适度恢复。目标人物“礼治”健康状态:康复期(良好),体力、精力稳步恢复,已可有限度处理政务。宿主身心状态:放松期(良好),长期压力得到缓解。家庭和谐度:迅速回升至高位。外部环境监测:东线战事进入相持阶段,苏定方部稳扎稳打;西线吐蕃异动暂缓;国内旱情局部缓解。新机遇事件“万国来朝”触发:波斯萨珊王朝末代王子卑路斯(Peroz)携部众、贡品抵达长安,请求内附与援助。风险/机遇并存。新任务“怀柔远人”发布:协助目标人物妥善接待波斯使团,彰显天朝气度,评估地缘政治价值,巩固西域经营成果。】
第一节:波斯来使,帝国威仪
这日午后,礼治小憩刚醒,高延福便呈上一份鸿胪寺急报。礼治阅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与兴趣,递与伍元照:“元照,你来看。真是稀奇事,万里之外的波斯国,其王族竟来投奔我大唐了。”
伍元照接过奏报,仔细看去。原来是波斯萨珊王朝最后一任君主伊嗣俟三世(Yazdegerd III)之子卑路斯王子,因大食(阿拉伯帝国)东侵,国破家亡,率领部分残部及贵族,历经艰险,沿丝绸之路,辗转来到长安,请求内附,并希冀大唐能出兵助其复国。随行使团携有大量波斯珍宝、典籍作为贡礼。
“陛下,”伍元照放下奏报,沉吟道,“此事确非寻常。波斯乃西方大国,其王子不远万里来投,既是慕我大唐天威,亦显我丝绸之路畅通,声教远播。然其请求出兵复国,事关重大,牵涉极远,需慎之又慎。”
礼治点头:“爱卿所言极是。波斯距我大唐万里之遥,中间隔着吐蕃、大食等诸多势力,劳师远征,补给艰难,胜败难料,绝非易事。然其既来归附,若拒之门外,亦有损天朝怀柔远人之德。朕意,先以礼相待,厚赐安置,细察其情,再作计较。”
“陛下圣明。”伍元照赞同道,“当下首要,是彰显我大唐海纳百川之气度。可令鸿胪寺以最高规格接待波斯王子一行,安排馆驿,供给所需。陛下可择日于含元殿召见,接受其朝贡,以示恩宠。至于复国之请,可暂缓答复,容其安居后,详加询查西域情势,再定方略。此举,既可安抚远人,亦可向西域诸国展示陛下庇护藩属之仁德,于巩固西域新建州县,大有裨益。”
她的建议,既考虑了现实的可行性,又着眼于长远的政治影响,将这次突发事件转化为一次展示国威、巩固西域战略的良机。
礼治深以为然:“便依元照之见。传旨鸿胪寺,好生安置波斯王子一行,择吉日,朕当御含元殿受贡。另,着中书省拟诏,嘉其慕化之诚,赐予宅邸、田产,封以虚爵,先安其心。”
【系统提示:成功参与重大外交事件“波斯内附”的初步决策。献策评价:优秀(平衡人道关怀与政治理性)。成功将事件导向有利方向。获得“远见卓识”积分奖励200点。大唐国际声望隐性提升。】
第二节:含元受贡,盛世气象
吉日选定,含元殿旌旗招展,仪仗森严。礼治虽未完全康复,但为彰显国体,仍强撑精神,身着朝服,端坐御座之上。伍元照则按制于殿后垂帘观礼。文武百官、各国使节分列两旁。
当鸿胪寺官员引着风尘仆仆却仍努力保持威仪的波斯王子卑路斯及其随行贵族步入大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他们深目高鼻,身着异域锦袍,捧着璀璨的宝石、精美的金银器、华丽的挂毯以及厚厚的典籍,恭敬地行三跪九叩大礼,用生硬的汉语表达对大唐皇帝的敬意与请求援助的迫切愿望。
礼治端坐受礼,态度庄重而温和。他通过通译,慰勉了卑路斯王子一番,赞扬其父王坚守社稷之志,对其国破家亡的遭遇表示同情,并郑重接受了波斯国的贡礼。随后,宣布册封卑路斯为“右武卫将军”(荣誉虚职),赐宅邸于长安,并承诺大唐将为其提供庇护。至于出兵复国之请,礼治言辞巧妙,表示需待详察西域情势后再议,既未一口回绝,留有余地,也未轻易承诺,保持主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