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月华与灵脉虹桥的蓝光在地月之间交织成网,月球灵脉基地的“月灵草”收割机械人正有条不紊地工作。
灵枢学院的星际指挥中心里,一幅覆盖太阳系的全息星图正闪烁着点点灵光。
林木指尖划过火星轨道旁的红色标记,声音坚定:“地月灵脉网络稳定运行半年,灵能技术与星脉导航已成熟,下一步——目标火星,寻找星际灵脉,建立跨行星生态基地!”
这场“火星探索计划”的底气,源于月球灵脉的意外发现:月核灵晶中封存着上古星图,标注着太阳系内三条主要星际灵脉,其中一条便贯穿火星赤道区域,灵气浓度预估达1.5单位以上。
更关键的是,灵脉能量在星际间的传导特性已被破解——通过龙宫“星脉中继阵”与海族“灵汐水晶”搭建的能量通道,能实现地月火三地灵能实时补给,彻底解决星际航行的能源难题。
“海族已备好‘灵汐星际舰队’,十艘主力舰搭载最新升级版灵能引擎,速度是灵枢一号的三倍。”澜汐队长调出舰队全息模型,船体采用月球灵晶与炎钢复合材质,船身布满星脉符文,“每艘舰艇都配备‘星尘藻生态舱’,能自主生产氧气与食物,支持百人团队长期星际航行;高阶祭司还能通过‘星际心语’,感知宇宙灵脉波动,规避陨石带与辐射区。”
潮汐长老补充道:“灵海古籍记载,火星曾是上古灵脉的重要驿站,存在过‘赤焰灵族’文明,后因灵脉枯竭而衰落。若能唤醒火星灵脉,不仅能建立星际中转基地,还可能找到赤焰灵族的传承,解锁更高级的灵能应用技术。”
两界联合组建的“火星探索总队”阵容空前:主世界的航天工程师、灵枢学院的灵脉研究员、海族的星航祭司与战士、矮人的设备维护团队,共计300人,分乘十艘灵汐星际舰,携带灵脉探测仪、生态舱组件、灵植种子与跨界畜禽种苗,向着火星进发。
起航当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人声鼎沸。十艘灵汐星际舰列阵升空,灵能引擎喷射出淡蓝色的星脉能量,在天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而后加速突破大气层,进入太阳系轨道。舰队按照上古星图指引,沿着星际灵脉轨迹航行,沿途通过星脉中继阵补充能量,避开了木星引力陷阱与小行星带,全程仅用七天便抵达火星轨道。
“火星大气稀薄,表面温度-63℃,着陆点选定在赤道区域的盖尔陨石坑,探测显示下方500米有强烈灵脉波动!”领航舰的通讯器传来汇报,屏幕上清晰呈现出火星表面的红色地貌,盖尔陨石坑的平原地形适合建立基地。
舰队分批着陆,灵能防护服自动调节适应火星环境,宇航员们迅速搭建临时基地:灵能发电机利用火星表面的灵晶碎片启动,为基地供电;星尘藻生态舱快速展开,半小时内便产出第一批次氧气;灵植培育舱埋下月灵草、灵溪草与异界灵谷种子,注入星际灵脉能量,种子迅速生根发芽,淡绿色的幼苗为红色火星增添了一抹生机。
“灵脉探测仪显示,火星灵脉处于半休眠状态,灵气浓度1.2单位,与地球深海灵脉同源!”灵脉研究员兴奋地报告,“陨石坑中心的巨石阵,疑似赤焰灵族的灵脉封印装置!”
海族祭司们围绕巨石阵,吟诵古老的唤醒咒文,周身灵气与火星灵脉产生共鸣;灵脉研究员启动“灵脉激活仪”,将地月灵脉的能量通过星际通道导入巨石阵;矮人工程师则用炎钢工具,修复巨石阵上破损的符文。随着能量不断注入,巨石阵发出暗红色的光芒,火星地表轻微震动,一道赤红色的灵脉光柱从陨石坑中心直冲天际,火星灵脉被成功唤醒!
唤醒的火星灵脉如红色巨龙,在地下蔓延开来,地表的灵晶碎片纷纷亮起,灵气浓度快速提升至1.8单位。灵植培育舱中的植物疯狂生长,月灵草的叶片泛着赤红色灵光,灵气浓度达到地球品种的5倍;跨界畜禽种苗被放入临时养殖舱,灵羽鸡在灵能滋养下,三天便长大成年,产蛋率比地球高出40%,鸡蛋带有淡淡的赤焰灵气;灵乳牛的产奶量也远超预期,牛奶中含有“赤焰灵因子”,能增强人体抗辐射能力。
就在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时,舰队的雷达突然发出警报:“检测到不明能量信号,来自火星北极区域,正向基地快速靠近!”屏幕上显示出数十个移动的红点,速度极快,形态类似巨型爬虫。
“是火星原生生物‘赤焰灵蜥’!”海族祭司通过星际心语感知到对方的气息,“它们受灵脉唤醒的影响,从休眠中苏醒,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且能吸收灵脉能量发起攻击!”
赤焰灵蜥体型庞大,体长超过十米,身披红色鳞甲,口中能喷射赤焰能量弹,很快便包围了临时基地。它们撞击基地的灵能护盾,护盾在连续冲击下泛起涟漪,能量快速消耗。
“启动灵脉防御阵!”澜汐队长下令,基地周围的灵晶碎片自动排列,形成一道赤红色的灵脉屏障,挡住了赤焰灵蜥的攻击;海族战士操控灵汐长矛,发射灵脉能量束,击中灵蜥的鳞甲缝隙,使其暂时后退;矮人工程师启动“炎钢防御塔”,发射高温激光,灼烧灵蜥的体表,迫使它们远离基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