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照进红星村小学,林薇就扛着块黑板往空教室走——公社书记答应批的“农技夜校”教室,就在村小最东边,以前是堆放杂物的地方,陆衍昨天已经带着强子打扫干净,还修好了漏风的窗户。
“林姐,黑板我帮你挂!”强子跑过来,接过黑板往墙上钉,军绿色的钉子敲进去,黑板稳稳当当。陆衍则蹲在桌边,把系统奖励的《农技知识手册》摊开,用铅笔抄录“水稻施肥要点”:“你说的‘氮肥促叶、磷肥促根、钾肥促穗’,我抄在黑板上,村民们看得清楚。”他的字工整有力,每一条都标了序号,还特意把“过量氮肥会导致疯长”画了波浪线。
刚收拾好,李桂香就急冲冲地跑进来,手里攥着一把发黄的稻穗:“林丫头!你快看看!我家的稻子咋光长叶子不抽穗?是不是要完了?”她眼圈红红的,声音都带着哭腔——那两亩稻田是她家今年的主要收成,要是绝收,冬天都没粮吃。
林薇接过稻穗,摸了摸肥厚的叶片,又看了看没冒尖的穗子,心里有了数:“婶子,你是不是给稻子施了不少尿素?”李桂香点头:“是啊!我听人说尿素长庄稼快,就多撒了两把,咋还出问题了?”“这就是氮肥施多了,”林薇笑着解释,“叶子长得太旺,养分都被叶子抢了,穗子就长不出来,咱们今晚夜校第一堂课,就讲咋合理施肥,保准帮你把稻子救过来。”
消息很快传开,傍晚时分,空教室就挤满了村民,有的搬着小板凳,有的带着自家的稻穗、菜苗,连平时不爱凑热闹的张大爷都来了,手里还拿着个小本子,准备记笔记。王翠花站在门口,犹豫了半天,还是悄悄找了个角落坐下,把脸埋在草帽里,怕被人注意到。
“大家静一静,咱们开始上课!”林薇站在黑板前,手里拿着根教鞭,指着陆衍抄的笔记,“今天先讲水稻施肥,咱们种水稻,就像给孩子喂饭,不能光喂肉(氮肥),还得吃菜(磷肥)、喝汤(钾肥),不然就会‘积食’——就像李婶家的稻子,光长叶子不抽穗。”
村民们听得哈哈大笑,李桂香也红着脸笑了,紧张的情绪少了大半。林薇又拿出系统兑换的“简易肥料配比器”(伪装成“竹筒量勺”):“大家看,这个竹筒,舀一勺尿素配两勺过磷酸钙、一勺氯化钾,撒在一亩地里,既不浪费,稻子又长得好。”
张大爷突然举手:“林丫头,那要是已经施多了氮肥,咋补救?总不能把肥抠出来吧?”“大爷问得好!”林薇笑着说,“可以往田里撒点草木灰,草木灰含钾,能平衡氮肥,还能防病虫害,明天我带大家去李婶家的稻田试试。”
角落里的王翠花突然小声问:“那……那蔬菜施肥也能用这个法子吗?我家的白菜总烂根。”大家的目光都转过去,王翠花脸一红,差点站起来走。林薇赶紧说:“王婶问得对!蔬菜和水稻不一样,白菜要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不然容易烂根,我明天也给大家讲蔬菜施肥的技巧。”
第一堂课结束后,村民们还围着林薇问个不停,李桂香拉着她的手说:“林丫头,多亏你开这夜校,不然我家的稻子就真完了!以后我天天来!”张大爷也说:“这课讲得实在,比公社农技站的人讲得还明白,我也来学!”
陆衍帮着收拾黑板,看着被村民围住的林薇,眼里满是骄傲——他的媳妇,不仅会修渠盖房,还能教大家种庄稼,真是个了不起的姑娘。等村民走光,他递过去一杯温水:“累了吧?喝口水,今天讲得真好。”
林薇接过水,靠在他肩上:“都是手册上的知识,结合咱们村的情况改了改,没想到大家这么喜欢。”正说着,系统面板弹出提示:【农技夜校首课圆满完成,村民参与度90%,奖励“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1,积分350。】
“你看,系统都夸咱们了!”林薇笑着把提示给陆衍看。陆衍把她揽进怀里,看着窗外的月光:“以后咱们把夜校办好,教大家更多农技,让村里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日子一年比一年富。”
月光洒在教室里,黑板上的施肥要点还清晰可见,桌角的《农技知识手册》翻到了“蔬菜种植”那一页——农技夜校的第一堂课,不仅教会了村民施肥,更播下了“靠技术致富”的种子,为红星村的发展,又添了一把力。
喜欢八零辣媳:系统逼我搞基建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八零辣媳:系统逼我搞基建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