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正月二十二的晨光刚漫过红星队的老槐树梢,村口就传来了“吱呀吱呀”的独轮车声,混着此起彼伏的说话声,把院墙上的麻雀惊得扑棱棱飞起。
李二哥正蹲在棚边给新栽的西红柿苗搭支架,抬头一瞅,当即直起腰喊:“好家伙!东风队的人把门槛都要踏破了!”
果然,王大壮领着十几个扛锄头、背竹筐的汉子,浩浩荡荡站在队部门口,为首的他手里还拎着两袋鼓鼓囊囊的红薯干,粗嗓门隔老远就炸开了:“林丫头!陆兄弟!俺们来取经了!公社广播说你们冬天种出了黄瓜,这本事可得教教俺们!”
林薇刚把育苗床的草帘掀开,听见动静赶紧迎出去。
她看着乌泱泱的人群,笑着往院里让:“王队长客气啥,都是种地的,互相帮衬是本分。
快进屋暖和暖和,咱慢慢说。”话音刚落,又听见村口传来脚步声,西坡队的队长带着人也来了,手里捧着几个用油纸包着的白面馒头,脸上堆着笑:“俺们昨儿听了广播就睡不着,一早赶过来,求林丫头给指条明路!”
不大的队部瞬间挤得满满当当,王翠花麻利地烧起热水,铁壶“咕嘟咕嘟”冒着热气;丫丫捧着刚摘的小黄瓜,分给邻村来的孩子,脆生生地说:“这是林阿姨种的,可甜了,你们种大棚也能吃到!”张大爷拄着拐杖,被众人围着问东问西,烟袋锅子抽得“吧嗒”响,脸上是藏不住的得意。
“赵老师来了!”有人喊了一声。
赵文山背着帆布包匆匆赶来,额角还沾着薄汗,包里的“大棚建设标准化手册”露了半截,油墨香混着他身上的粉笔灰味飘了出来。
他把手册往桌上一放,清了清嗓子:“这上面写得全,选址、搭架、育苗土配比都有图,你们先看着,不懂的我再讲。”
王大壮一把抓过手册,翻得飞快,手指戳着竹架结构图:“这双根竹筋真能抗住雪?俺们去年冬天搭的棚,一场雪就塌了,菜苗全冻烂了!”
陆衍见状,抄起两根晾干的竹筋,交叉绑紧后用铁丝缠牢,往桌上一放,压上两个装满水的军用水壶:“你瞅瞅,这样绑着能扛五十斤,比单根结实一倍,去年俺们棚上的雪积了半尺厚都没事。”
“塑料膜咋弄?供销社断货大半年了!”西坡队的会计急着问。
林薇接过话头,从兜里掏出张纸条:“这是水库管理处李主任的联系方式,他们有防汛剩下的旧膜,就是边缘有点破,缝补一下照样用,比黑市便宜一半。”
她转头看向王翠花:“二婶,你缝补手艺好,给大伙说说咋弄。”
王翠花的脸瞬间红了,搓着手笑道:“没啥巧的,用粗针线滚边,破洞大的就垫块旧布,跟缝棉袄一个理,拉紧点就行。”
她想起上次熬夜缝膜的事,又补充道:“俺们当时还在缝好的膜上刷了层桐油,防水又抗风。”
张大爷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育苗床的样子:“陈土、草木灰、腐熟羊粪按5比3比2拌,得筛细了,不然苗根扎不深。温汤浸种要记准,55度水,泡15分钟,杀了病菌发芽率才高。”
邻村的人赶紧掏出小本子,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生怕漏了一个字。
“走,去大棚里看看实景!”李二哥扛起木梯在前头引路。
掀开草帘的瞬间,清新的黄瓜香扑面而来,绿油油的瓜藤顺着竹架爬得整齐,拇指粗的黄瓜坠在藤上,带着晶莹的水珠。
王大壮伸手摸了摸,感慨道:“这比夏天的黄瓜还精神!林丫头,你真是把种地的门道摸透了!”
“不是我能耐大,是大伙齐心。”林薇笑着说,“陆衍带着壮劳力挖沟搭架,张大爷管技术,妇女们缝膜育苗,少了谁都不成。”
陆衍站在她身边,看着她被阳光映亮的侧脸,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总是这样,把功劳分给每一个人。
中午,村民们留来客吃饭。王翠花杀了自家的老母鸡,李二哥去河里摸了鱼,桌上摆满了菜。
王大壮端着粗瓷碗,跟陆衍碰了一下:“陆兄弟,以后你们要修渠、盖房,俺们东风队随叫随到!等俺们种出黄瓜,第一筐先给你们送过来!”
饭后,邻村的人揣着手册和纸条,依依不舍地离开。
赵文山送他们到村口,还在叮嘱:“育苗时记得挂温度计,夜间温度不能低于十度,有问题随时来问我。”
看着他们的背影,李二哥拍着大腿笑道:“以前都是俺们去邻村取经,现在反过来了,这滋味真舒坦!”林薇望着远处的田野,轻声说:“技术不怕传,要是周边村都种起大棚,咱们还能一起去县城卖菜,多热闹。”
陆衍递给她一杯温水:“累坏了吧?歇会儿。”林薇接过杯子,指尖碰到他的手,两人都愣了一下,又悄悄移开。
阳光穿过树叶洒在地上,斑斑驳驳的,像撒了一地的碎金子。
这时,林薇的脑海里响起系统提示音:【跨村技术共享完成,团队影响力辐射扩大!解锁“邻村农资团购”功能,联合采购可降低15%成本;奖励“育苗专用洒水壶5个”+“黄瓜霜霉病防治配方”,强化种植保障。】
院外传来孩子们的笑声,丫丫正领着邻村的孩子在晒谷场玩游戏。
林薇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暖的——大棚不仅种出了蔬菜,还种出了信任和情谊,而这条基建路,才刚刚开始。
喜欢八零辣媳:系统逼我搞基建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八零辣媳:系统逼我搞基建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