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卫生院的院墙,工地上就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声响。
李二哥踩着木架,手里的水平仪贴在新砌的砖墙上,红液线稳稳居中,他得意地喊:“成了!这面墙砌得比尺子量的还直!林丫头,你快看看!”
林薇走过去,指尖轻轻划过砖缝,均匀得能塞进一根细竹片:“不错,灰缝控制在1厘米,符合标准。张大爷说的‘三皮一吊、五皮一靠’,你们算是学透了。”
旁边的年轻队员挠挠头:“还是李哥教得好,说‘砌砖就像码柴火,得齐整才稳当’,俺现在闭着眼都能摸准水平。”
不远处,张大爷正蹲在地上磨竹筋,竹片在他手里翻飞,没一会儿就磨出圆润的弧度。
“门窗框得用这泡过桐油的竹筋固定,”他举起竹筋给林薇看,“之前盖校舍时,门框总有点晃,这次俺在框边加两根斜撑竹筋,再灌点水泥,保证开关十年都不松。”
林薇眼睛一亮,立马让队员把松木门框抬过来,按张大爷说的法子固定。刚架好门框,就见护士小陈领着几个患者家属走过来,手里还提着一篮鸡蛋:“林同志,俺们是来谢谢你们的!上次上梁多亏你们反应快,没伤着人,这鸡蛋给大伙补补!”
家属们围着新砌的砖墙,忍不住伸手摸:“这墙真平整,比俺家的堂屋墙还周正!听说你们加固的柱子比原来还结实?”
李二哥笑着拍了拍柱子:“那可不!灌了高标号水泥浆,还缠了竹筋,就是卡车撞都未必能撞裂!”
正说着,邻村的王队长带着两个村民来了,手里拿着笔记本:“林丫头、陆队长,俺们是来取经的!听说你们砌墙又快又好,还能自己解决建材问题,俺们村想修村头的小桥,特意来学学技术!”
陆衍赶紧搬来凳子,让他们坐下:“俺们也没啥诀窍,就是‘慢工出细活’,地基夯实,材料选好,再用水平仪多校准。张大爷经验足,你们有啥技术问题,问他准没错。”
张大爷也不藏私,掏出随身的小本子,上面画着竹筋加固的草图,一页页翻给他们看:“修桥得注意桥墩,用竹筋混水泥,再埋点碎石头,省钱还结实。”
中午歇工时,队员们正围着刘婶送来的红薯粥吃饭,赵文山突然拿着施工记录跑过来:“林薇,俺刚才核对材料时,发现昨天用的砖块有三块有点缺角,虽然当时用水泥补了,但俺觉得得在记录上注明,验收时跟书记说清楚,免得有误会。”
林薇接过记录,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缺角砖的位置、修补方法都标得明明白白:“你做得对,咱搞基建就得实成,一点小问题都不能瞒。下午咱再去检查下那几块砖,要是水泥没干透,再补一层。”
下午,陆衍帮林薇扶着梯子,她踩着梯子检查补过的砖块,指尖敲了敲墙面,声音清脆:“没问题,水泥干透了,跟好砖一样结实。”陆衍递过水壶:“歇会儿吧,你都爬了三架梯子了,小心脚滑。”林薇接过水壶,喝了一口,夕阳照在他脸上,蓝布队服的红字泛着暖光,心里泛起一阵踏实。
傍晚时分,王院长特意来工地检查,绕着病房和药房走了一圈,不时用手敲敲墙面、摸摸门框:“太好了!门窗开关顺畅,墙面平整,连补过的砖块都看不出来痕迹。按这进度,再过五天就能完工,比预期还快!”
队员们围过来,眼里满是期待。李二哥搓着手:“验收的时候,俺们一定把工地收拾得干干净净,让书记和干部们看看,红星基建队的活,就是靠谱!”张大爷也点点头:“俺把技术资料都整理好了,从地基到砌墙,每一步都有记录,保证验收顺利。”
林薇看着眼前的场景,晚风拂过新砌的院墙,带着水泥和桐油的味道。她知道,首单项目的收尾阶段已经到来,只要保持这份细心和踏实,验收一定能顺利通过,而“红星基建队”的名声,也会随着这崭新的病房,传遍更远的地方。
喜欢八零辣媳:系统逼我搞基建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八零辣媳:系统逼我搞基建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