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城门外开始躁动起来。
“敢问官爷,今日能当我们进城吗?”
一个老秀才上前朝守城士兵拱拱手。
自打几日前,成王大军越过了鹰钩岭后,京城就戒严了起来。
封锁城门,只能出不能进。
而受战乱波及的周遭百姓,并不知晓皇城戒严,就一窝蜂的想跑来天子脚下求庇护。
谁曾想来了后,就得到封锁城门的噩耗。
如今,这些百姓被困在城门外已经四日了。
其中包括逍遥、明月一行人。
明月在后方照顾唐棠兄妹俩、谭宥廉三个孩子。
逍遥就挤在人群中,打听最新消息。
士兵见来询问的是个书生模样的老人,猜想对方定然考取了功名。
他不好冷脸,就耐着性子重复说了一遍前几日的说辞。
“我等还未收到通知,若是诸位等不及了,可以回家,不用守在这里吃苦受累。”
听到这话,围观群众忍不住低语吐槽。
“打不打也不说个准话,天天就折磨我们这些老百姓!”
“就是,我们拖家带口的跑出来,若回去突然就打起来了,不是白白送死!”
“放我们进去又不会怎样,京城那么大,大不了我们睡大街,睡桥洞!总好过现在风餐露宿又担惊受怕的,这是逼着我们去死啊!”
“哎,护又护不住,打也打不过,倒不如……”
声音戛然而止,大家都识趣得没有说出更敏感的话题。
逍遥挤出人群,回到安营的地方。
正端着水准备给孩子们洗漱的明月,见他回来了,忙不迭的问。
“怎么样了?”
逍遥摇摇头,一脸苦相。
明月朝地上啐了一口,“真是怂货!”
这话她骂的自然是皇城里的话事人。
“我去烧水做饭。”
逍遥拢了拢衣领,拿着陶罐往水边走。
明月端着水盆进入了马车。
一入马车,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宽敞、明亮、生活用品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假山造景,三个房间,说是四合院都不为过。
只是这四合院是可以随走随停的。
孩子们见到明月进来,都笑着跑过来。
“明月姑姑!”
“明月阿姨!”
明月把水放下,一把抱住飞奔过来的小唐棠。
“我们先洗漱,等会儿就可以用早饭啦。”
明月吧唧亲了小唐棠一口,逗得小唐棠咯咯直笑。
“可是明月姑姑,我想…我想出恭……”谭宥廉憋红着一张小脸。
为了孩子们方便,马车里放置了恭桶。
不过是晚上才用,到了白天,明月就会让孩子们去外面解决。
不然味道太大,车厢里熏得慌。
“能憋住吗?能的话就先洗漱,等会儿姑姑带你们一起出去方便。”
谭宥廉点点头。
明月便用毛巾沾湿了水,挨个给三个孩子洗漱。
至于刷牙,大唐傥和谭宥廉自己动手,小唐棠就是由明月照顾着刷牙。
弄完了,给三个孩子穿好衣服后,明月就带着他们下马车。
而此时,城楼上来了一个身穿华服的中年男人。
守城将领一看到来人,就表现得毕恭毕敬。
“下官见过谭大人!”
“不知谭大人来这里可是什么事?若是小事,下官愿意帮谭大人您效劳!”
来人叫谭青,是淮阴侯谭川铭的堂弟。
谭青是个五品的光禄寺少卿,而守城将领是正六品的五城兵马指挥使。
两人不光一文一武,职责也毫无交集。
可是谭青突然来城门这边,这让守城将领很是费解。
不过因为谭青背靠淮阴侯府,他不敢得罪,只能旁敲侧击。
谭青摆摆手,平静的目光望向下方嘈杂的人群。
“他们都不肯走?”
守城将领以为谭青是要拿这事发难自己,连忙解释。
“百姓们都被吓到了,觉得京城就是庇护所,下官天天都派人劝说,奈何他们就是固执,不肯离去!下官总不能出兵……”
“行了。”
谭青抬手打断了守城将领的话。
“我这次来并不是来问责的,想必大人最近有所耳闻,我们谭府最近喜事颇多,接连两场婚事,家中人手不够,实在忙不过来。”
说道这,谭青偏头,深深看向守城将领。
“最近城中人人自危,牙行那边都闭门谢客了,所以谭某只能另想法子,给家中添些人手。”
守城将领听懂了,心中发出讥讽。
什么给家中添些人口,就是要强买强卖。
权贵看上平民百姓,平民百姓根本不敢反抗。
只要发生天灾人祸的地方,就会有人口买卖,这是司空见惯的事。
可如今就在眼皮子底下,还是过明路,守城将领不敢直接应下。
这事可以说是小事,但日后上头若是要借口惩治,受到牵连的就是他们这些小鱼小虾。
思及此,守城将领斟酌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