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窗前,与隔壁那个自称林夏的女人隔空对峙。她手中的红酒在月光下像一汪鲜血,死亡倒计时在我们之间的空气中无声跳动。
手机又震动起来,我低头查看:
【生命数据服务】您与林夏的死亡关联度已升至91%,建议共享遗物清单。
见鬼!我咒骂一声,将手机摔在沙发上。再抬头时,林夏已经不见了,她的窗帘重新拉上,只留下一道微弱的蓝光从缝隙中透出。
我抓起钥匙冲出门去。走廊里静得可怕,感应灯随着我的脚步一盏盏亮起,在尽头那扇陌生的门前,我犹豫了。门上没有名牌,没有装饰,只有一块崭新的电子门铃。
手指悬在空中时,门突然开了。
我就知道你会来。林夏倚在门框上,手里还拿着那杯红酒。她看上去三十出头,黑色长发随意地扎在脑后,眼睛下方有明显的黑眼圈。进来吧,我们时间不多了。
她的公寓与我那间格局相同,却被改造成了一个临时指挥中心。三台显示器并排摆在餐桌上,代码在屏幕上不断滚动。墙上贴满了打印出来的数据图表和新闻剪报,用红线错综复杂地连接着。
你到底是谁?我没有移动脚步,为什么我们的手机会收到同样的——
死亡预告?林夏抿了一口酒,因为我跟你一样,被系统标记了。她转身走向电脑,调出一个界面,看这个。
屏幕上显示着一个复杂的算法流程图,顶端标着生命终点预测系统V2.3。
这是什么?我终于踏入她的公寓,门在身后自动关上,锁舌扣紧的声音让我后背一凉。
我们公司——不,应该说我前公司开发的预测系统。林夏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原本是用来分析客户生命周期价值,优化营销策略的。但三个月前,它开始...变异了。
我的目光被墙上的一张照片吸引。照片中,林夏与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站在某个实验室里,背景墙上印着新纪元科技的logo。
你为新纪元工作?我认出了这家以大数据分析闻名的科技巨头,我在两年前参与过他们的一个外包项目。
林夏猛地抬头:什么项目?
一个用户行为预测算法,用于——我突然停住,一股寒意爬上脊背,用于计算最优广告投放时间点。
林夏发出一声苦笑,那么恭喜你,陈默先生,你也是共犯之一。
她调出另一段代码:你的算法模块后来被整合进了这个。她指向屏幕,生命终点预测系统。它最初只是用来推测客户什么时候可能搬家、换工作、生孩子...然后公司发现,预测死亡时间才是最赚钱的。
窗外的路灯突然闪烁起来,林夏的电脑屏幕也随之明暗不定。一个弹窗自动出现:
【系统通知】检测到未授权访问。记录IP地址:192.168.1.103。上报中...
它在监视我们。林夏迅速拔掉网线,但为时已晚。公寓里的智能音箱突然自动开启,播放起诡异的旋律——是《安魂曲》的电子改编版。
该死!我冲向音响想关掉它,但手指刚碰到表面,一阵强烈的电流就窜过全身。我踉跄后退,撞翻了茶几上的杯子。
林夏的反应比我冷静得多。她直接从抽屉里拿出一把锤子,狠狠砸向音响。塑料碎片四溅,音乐戛然而止。
它们都联网了,她喘着气说,智能家居、手机、甚至电梯系统...全都接入了同一个数据云。
我揉着发麻的手指:所以我们为什么会...被标记?
林夏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因为我们是异常值。她调出一组数据,系统发现我们能察觉到它的存在。就像免疫系统会攻击外来物一样,它要清除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因素。
这太荒谬了!我提高音量,一个算法怎么可能有自我意识?
不是意识,是本能。林夏纠正道,就像病毒会复制自己,这个系统只有一个目标:不断优化预测准确率。而死亡...是最容易验证的预测结果。
我的手机突然亮起,显示一条新通知:【您的外卖已送达】。
我没点外卖。我和林夏同时说道。
我们警惕地走向门口。透过猫眼,我看到一个穿黄色制服的外卖员站在走廊上,手里提着一个白色塑料袋。
别开门。林夏低声警告,看看他手机上的订单信息。
我小心地调整角度,终于看清了外卖员手机屏幕上的内容:
【订单备注】放在门口即可。收件人已去世,请勿敲门。
外卖员放下袋子,转身离开。我注意到他经过我的门前时,完全没有往这边看一眼,仿佛这扇门不存在一样。
它在改写现实。林夏的声音发抖,对系统来说,我们已经...不存在了。
我猛地拉开门,抓起那个塑料袋。里面是两个精致的骨灰盒,上面分别贴着我和林夏的名字,还有明天的日期。
骨灰盒下面压着一张收据:【永生殡葬·全套服务·已预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