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机房的冷却系统还在低鸣,淡蓝色的冷却液顺着管道蜿蜒,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影。赵宇站在 “全球算力系统重构组” 的临时办公区前,手里攥着一份叠得整齐的方案,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 方案封面上 “算力配额动态调整机制(草案)” 几个字,是他用父亲留下的钢笔写的,笔尖划破了纸页,留下几道深浅不一的痕迹,像他心里挥之不去的愧疚。
“我知道你们可能还不信任我。” 赵宇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目光扫过办公区里忙碌的联盟成员 —— 有人正对着终端调试节点代码,有人在整理地球各区域的算力需求报告,没人抬头看他,只有空气里的金属味,混杂着他手心的汗味,“但我在元脑待了 15 年,从底层技术员做到高管助理,我知道它的算力分配系统有多恶心 —— 出身决定配额,特权阶层躺着就能拿双倍算力,而贫民窟的人连基础记忆都快保不住。我想帮你们,把这些都改过来。”
林科刚从模拟平台前转过身,手里还拿着标注 “火星节点” 的图纸。他看着赵宇手里的方案,又看了看他眼底的红血丝 —— 过去三天,赵宇几乎没合过眼,白天跟着团队熟悉重构进度,晚上就躲在临时宿舍里写方案,终端屏幕亮到后半夜,连张姐送来的能量棒都忘了吃。
“先说说你的‘动态调整’。” 林科走过去,接过方案,指尖触到纸页上的划痕,“基础配额怎么定?超额算力按什么标准分配?怎么避免有人钻空子,像元脑那样搞‘虚假劳动’骗算力?”
赵宇立刻挺直脊背,像学生汇报作业一样,指着方案里的表格:“基础配额按‘生存需求’定 —— 儿童(0-16 岁)每月 600 算力(够教育 + 基础记忆维护),成年人(17-60 岁)每月 500 算力,老人(60 岁以上)每月 550 算力(多的 50 用于医疗记忆),不管出身、地区,全球统一标准,由备用宙斯和监督委员会双重审核,确保没人被遗漏。”
他顿了顿,翻到 “超额算力” 章节,声音里多了几分坚定:“超额算力只看‘劳动贡献’,分三个等级:第一级是‘基础服务’,比如社区算力站维护、记忆档案馆志愿者,每小时换 10 算力;第二级是‘技术服务’,比如帮人修复旧终端、编写简易开源程序,每小时换 15 算力;第三级是‘特殊服务’,比如去偏远地区搭建新节点、参与火星任务,每小时换 20 算力。所有劳动都要在社区监督点登记,每天公示,防止造假 —— 我还加了‘举报奖励’,举报成功的人能拿造假者一半的违规算力。”
叶梓凑过来,快速浏览方案,手指停在 “反特权条款” 上:“你还加了‘联盟成员禁止特殊待遇’?连我们也得按劳动拿超额算力?”
“对。” 赵宇的眼神很亮,像是终于找到了方向,“我爸当年就是因为不认同元脑的‘高管特权’,才被 CEO 边缘化。我不想重蹈覆辙 —— 联盟要公平,首先得从我们自己做起。比如林科你,去火星任务算‘特殊服务’,能拿超额算力;但如果只是在机房开会,就不算劳动,不能多拿。”
办公区里有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偷偷打量赵宇。之前负责地球旧节点调试的工程师老王,放下手里的焊枪走过来:“你方案里说‘元脑旧节点有隐藏的算力浪费通道’,能具体说说吗?我们最近在调试非洲的一批旧节点,总觉得算力跑冒,但找不出原因。”
“是元脑当年留的‘特权通道’。” 赵宇立刻调出父亲的 “硬件笔记”,翻到一页画满红线的内容,“这些节点的主板上有个‘暗门芯片’,型号是 2090-M,表面看是‘故障检测芯片’,其实是给特权阶层偷算力用的 —— 比如某个区域的高管要额外算力,不用走正常流程,直接通过这个芯片从节点里‘借’,借了就不还,最后都摊到普通民众头上。解决办法很简单,用离线编译的‘芯片屏蔽程序’,把暗门封了就行。”
老王半信半疑地接过笔记,立刻用终端连接非洲节点的主板数据,果然在芯片列表里找到 “2090-M”。他按赵宇说的,导入屏蔽程序,终端屏幕上的 “算力跑冒率” 瞬间从 15% 降到 0.3%。“成了!” 老王兴奋地拍了拍赵宇的肩膀,“之前我们琢磨了半个月都没搞定,你一来就解决了 —— 这方案,我投赞成票!”
办公区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有人过来问赵宇方案里的细节,有人邀请他加入自己的调试小组。林科看着这一幕,悄悄对叶梓说:“老陈当年说‘每个人都有犯错的可能,也都有赎罪的机会’,赵宇现在做的,就是最好的赎罪。”
叶梓点头,看着赵宇被人群围住的样子,想起第一次见他时的场景 —— 那时他还穿着元脑的高管制服,拿着 “记忆植入器” 威胁贫民窟的居民,眼神里满是傲慢。而现在,他穿着联盟的灰色工装,手里攥着父亲的旧笔记,耐心地给工程师讲节点调试技巧,眼里只有真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