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滞。
南阙前的空气紧绷如弦,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成济身上。
贾充那句“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之事也!”如同判官掷下的令签,悬在每个人的心头。
曹髦停下了脚步,握紧手中的剑,准备迎接注定的命运。
他身后的宿卫们屏住呼吸,已经做好了以死相拼的准备。
贾充嘴角带着一丝残忍的笑意,期待着成济如往常般听令行事。
成济的目光扫过全场,他看到曹髦眼中的决绝,看到贾充脸上的得意,看到禁军士兵们的犹豫,也看到李昭等人暗中准备的动作。
电光火石间,千年历史在他脑中闪过,曹髦被弑,成济被夷三族,司马氏篡魏,五胡乱华...那一幕幕惨剧如同警钟,敲醒了他最后的犹豫。
“诺!”
成济应声如雷,却并非冲向曹髦。
只见他手中长戟如毒蛇出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刺身旁的贾充。
“你——!”贾充瞳孔猛缩,脸上写满惊愕与难以置信。
他完全没料到成济会突然反水,仓促间想要拔剑格挡,却已来不及。
长戟精准地刺穿贾充的胸甲,深入肺腑。
贾充惨叫一声,从马背上重重坠落,鲜血顿时染红了青石板路面。
这一刻,时间重新开始流动,却朝着完全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方向。
“贾公!”贾充的几名心腹亲兵率先反应过来,拔剑扑向成济。
但成济早有准备,他大喝一声:“诛杀逆贼贾充党羽!”
手中长戟横扫,当即斩杀冲在最前的一名亲兵。
几乎同时,李昭率着早已安排好的精锐一拥而上。
刀光剑影中,贾充的十余心腹还没来得及组织有效抵抗,就被尽数诛杀。
鲜血飞溅,惨叫声此起彼伏。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不过眨眼之间。
在场的禁军士兵全都愣住了,不知所措地看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许多人还保持着准备冲向曹髦的姿势,却因这戏剧性的反转而僵在原地。
曹髦和他的三百随从更是目瞪口呆,他们原本已经做好了血战至死的准备,却万万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这...这是...”曹髦看着眼前景象,一时难以置信。
他身边的宿卫长下意识地护在皇帝身前,警惕地盯着成济等人,不明白这究竟是计策还是真实。
成济甩掉长戟上的血迹,环视全场。
他的目光所及之处,禁军士兵无不低头避让。
贾充已死,群龙无首,这些普通士兵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时机已到。
成利落地翻身下马,将长戟插在地上,向着曹髦的方向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如钟。
“末将成济,参见陛下!贾充逆贼,欲弑君父,已被臣诛杀!臣愿率麾下将士,护驾讨逆,万死不辞!”
这话如同惊雷,在每个人耳边炸响。
短暂的死寂后,李昭率先跟着跪下:“臣等愿护驾讨逆,万死不辞!”
紧接着,成济事先安排好的军官和士兵齐刷刷跪下一片:“愿护驾讨逆,万死不辞!”
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越来越多的禁军士兵放下武器,跪地效忠。
他们原本就不愿对皇帝动手,如今主将倒戈,自然顺势而为。
转眼间,南阙前黑压压跪倒一片。
只剩下少数几个司马氏的死忠党羽还在犹豫,但见大势已去,也只能不情不愿地跪下。
曹髦看着眼前景象,仍然有些不敢相信。
几分钟前,他还面临着必死之局;现在,却有数千精锐跪在自己面前效忠。
这转变太过突然,太过戏剧性。
宿卫长低声提醒:“陛下,小心有诈...”
曹髦却摇了摇头,眼中闪着激动的光芒。
他推开宿卫长,大步走向成济。
每一步都坚定有力,绛色披风在身后飘扬。
来到成济面前,曹髦俯视着这个刚刚救了自己性命的将领。
成济低着头,甲胄上还沾着贾充的鲜血,但姿态恭敬而坚定。
“成将军,”曹髦开口,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你...为何如此?”
成济抬起头,目光坦诚:“陛下乃天下之主,司马昭专权跋扈,欺凌君上,人神共愤!臣虽不才,亦知忠君爱国之大义!岂能助纣为虐,行弑君逆天之事?”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在场的官兵无不动容。
曹髦眼中泪光闪烁,伸手扶起成济:“将军请起,在此社稷危难之际,方见忠臣之心,朕...朕感激不尽!”
他转向所有跪地的将士,提高声音:“诸位将士请起,今日能明大义、护社稷,皆是大魏忠臣!待平定叛乱,朕必不吝封赏!”
“谢陛下!”众将士齐声应答,声震云霄。
成济起身后,立即建言:“陛下,事不宜迟。贾充虽除,司马昭仍在府中。当趁其尚未得知变故,速往围剿!”
曹髦点头:“将军所言极是,就请将军率军前行,朕随后就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