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注资与故人托
新能源版 “清鸢号” 的订单像雪片般飞来时,驰远公司的会议室里却弥漫着一股说不清的紧张。苏清鸢手里捏着一份投资意向书,指尖反复蹭过 “匿名投资人” 几个字,纸页边缘被揉得发皱 —— 对方愿意注资五个亿,条件却只有一个:参与公司核心决策,包括研发方向和市场布局。
“五个亿?” 周明把手里的扳手往桌上一放,声音里满是不敢置信,“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不透露身份,还只要决策权,这怕不是个陷阱吧?”
林舟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眉头拧成了疙瘩:“我让陈默查过,对方提供的账户信息是海外的,资金来源合法,但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根本查不到。这种神秘兮兮的投资人,总让人心里不踏实。”
陈默也点点头,手里的平板电脑上显示着密密麻麻的调查数据:“我查了近半年的行业动态,没听说有哪家投资机构要大规模注资汽车领域。而且对方要求下周就签订协议,时间这么紧迫,总觉得不对劲。”
苏清鸢把投资意向书推到中间,目光扫过在场的人:“可我们现在确实需要资金。新能源版‘清鸢号’的生产线需要扩建,海外市场也得尽快布局,五个亿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只是……” 她顿了顿,眼里满是犹豫,“对方要参与核心决策,万一他们的理念和我们不一样,甚至想掌控驰远,怎么办?”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推开,苏清鸢的母亲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刚从公益基金带来的向日葵饼干。“你们在聊什么呢?气氛这么严肃。” 她把饼干放在桌上,拿起投资意向书看了起来,脸色渐渐变得复杂。
“妈,您认识这个投资人?” 苏清鸢注意到母亲的表情变化,心里一动。
母亲放下意向书,叹了口气:“我不确定,但这份意向书的格式,还有里面提到的‘优先支持公益相关项目’,让我想起一个人 —— 我在‘白大褂’卧底时认识的朋友,叫沈曼。她以前是做风险投资的,后来因为和‘白大褂’划清界限,被迫出国了。”
“沈曼?” 林舟的眼里闪过一丝熟悉,“我好像在我妈以前的资料里见过这个名字,她是不是还帮过您逃离‘白大褂’的追捕?”
“对,就是她!” 母亲的眼里亮了起来,“当年我被‘白大褂’追杀,是她帮我弄到了假身份,还送我去了瑞士。她一直很支持公益事业,也知道我们在做‘清鸢号’,说不定这个投资人就是她!”
虽然有了线索,但众人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林舟决定和对方先见一面,摸清对方的底细。约定的地点在一家安静的咖啡馆,对方派来的代表是个年轻女人,穿着一身干练的职业装,递过来的名片上只印着 “沈助理” 三个字。
“我们老板说了,五个亿的注资没有附加条件,只要驰远能按照我们提供的规划,加快海外市场布局,” 沈助理的语气很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这是我们制定的海外扩张计划,三个月内进入东南亚市场,半年内打开欧洲市场,一年内覆盖全球主要城市。”
林舟接过计划,快速翻看着,脸色越来越沉:“这个计划太激进了!驰远刚推出新能源版‘清鸢号’,技术还需要完善,海外团队也没组建好,三个月内进入东南亚市场根本不现实!”
“没有什么不现实的,” 沈助理推了推眼镜,“我们老板已经联系好了东南亚的经销商,还准备好了当地的政策支持。只要驰远愿意投入资源,完全可以实现。而且我们老板认为,现在是新能源汽车的红利期,必须抓住机会,不然就会被竞争对手超越。”
苏清鸢皱起眉头:“可我们做‘清鸢号’,不仅仅是为了抢占市场,更重要的是为了守护安全,支持公益。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忽略了技术和安全,反而会砸了‘清鸢号’的招牌。”
沈助理沉默了片刻,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我们老板让我交给苏小姐的。她说,您看了里面的东西,就会明白她的用意。”
苏清鸢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旧照片和一封信。照片上是母亲和一个陌生女人的合影,背景是瑞士的雪山,两人笑得很开心。信上的字迹娟秀,开头写着:“清鸢,见字如面。我是沈曼,你母亲的老朋友……”
信里,沈曼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身份 —— 她确实是母亲的旧识,当年帮母亲逃离 “白大褂” 后,就一直在海外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得知苏清鸢和林舟在做 “清鸢号”,还成立了公益基金,她很感动,也很想帮忙。这次注资驰远,一是受母亲委托,支持他们的事业;二是因为她相信 “清鸢号” 的理念,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资源,让 “清鸢号” 走向世界,帮助更多的人。
“她还说,之所以要求参与核心决策,是担心我们经验不足,走弯路,” 苏清鸢念完信,眼里满是感动,“她在信里提到,海外市场有很多陷阱,比如专利纠纷、政策限制,她可以帮我们规避这些风险。而且她承诺,绝不会干涉我们的公益理念,所有和公益相关的决策,都由我们自己决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