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 驰远善举与诚意证
六一儿童节的热闹还没完全散去,公益基金的向日葵花田旁,驰远的工程师们已经搭起了临时工作台。周明手里拿着图纸,正和当地村民讨论着太阳能路灯的安装位置:“这里得装一盏,孩子们晚上放学回家,这条路太黑了,不安全;还有村头的广场,装两盏,老人们晚上跳广场舞也方便。”
村民李大叔搓着双手,眼里满是感激:“周师傅,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们村穷,一直没装上路灯,晚上出门都得打着手电筒,现在有了你们帮忙,以后晚上出门就亮堂多了!”
林舟和苏清鸢也在一旁帮忙,他们手里拿着树苗,是驰远特意从苗圃基地运来的果树苗。“这些树苗都是改良过的品种,耐旱又高产,” 林舟递给李大叔一棵苹果树苗,“我们还请了农业专家,以后会定期来村里指导,教大家怎么种,种好了还能帮大家找销路,增加点收入。”
苏清鸢补充道:“我们还在村里建了一个‘向日葵书屋’,里面有很多农业技术的书,还有适合孩子们看的绘本和课外书,以后孩子们放学了,就能去书屋里看书学习了。”
李大叔接过树苗,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儿地鞠躬:“谢谢,谢谢你们!你们不仅帮我们装路灯,还送树苗、建书屋,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这是驰远 “乡村振兴计划” 的一部分。除了帮助公益基金所在的村子,驰远还在全国多个贫困地区投入资金和技术,建设太阳能电站、修公路、建学校,帮助当地村民改善生活条件。同时,驰远还启动了 “环保行动”,在各地种植向日葵花田,不仅美化环境,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清鸢,你看这个,” 林舟拿着一份报告,递给苏清鸢,“我们在西北的太阳能电站已经建成了,每年能为当地提供 1.2 亿度电,相当于减少了 8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还能为当地创造 200 多个就业岗位。”
苏清鸢接过报告,翻看着里面的照片 —— 照片里,一排排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当地村民在电站里工作,脸上满是笑容。“太好了,” 苏清鸢的眼里满是欣慰,“我们不仅要发展新能源汽车,还要用新能源技术帮助更多人,保护我们的环境,这才是驰远的初心。”
驰远的善举很快就传开了,各大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标题诸如 “驰远: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用行动践行社会责任”“驰远‘环保行动’成效显着,多地向日葵花田改善生态环境”。社会各界也纷纷称赞,很多企业都表示要向驰远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还有不少消费者表示,以后买车就选驰远,“支持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可就在这时,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驰远的竞争对手 “明轩汽车” 的老板赵磊,在一次行业峰会上,公开质疑驰远:“我看驰远搞这些公益活动,就是在作秀!他们投入这么多资金和技术,说白了就是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好卖更多的车。大家可别被他们的表象骗了!”
赵磊的话很快就被媒体报道,网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说 “驰远就是在蹭公益热度”,有人说 “他们的公益项目都是短期的,等热度过去了就会放弃”,甚至还有人说 “驰远的太阳能电站有质量问题,根本达不到宣传的发电效果”。
“太过分了!” 陈默看着网上的评论,气得把手机摔在桌上,“我们明明是真心实意地做公益,赵磊竟然说我们是作秀!他就是嫉妒我们驰远发展得好,故意抹黑我们!”
周明也皱着眉头:“赵磊的明轩汽车,从来没做过什么公益活动,现在看到我们驰远得到这么多赞誉,就眼红了,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抹黑我们,真是太不像话了!”
林舟的脸色也很难看,但他还是冷静地说:“别生气,生气解决不了问题。赵磊说我们是作秀,那我们就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证明给所有人看,驰远做公益,不是一时兴起,更不是为了作秀,而是长期的坚持,是发自内心的责任和担当。”
苏清鸢也点点头:“我们可以邀请媒体和公众,一起去我们的公益项目现场看看,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们做的事,听听当地村民的声音,这样比我们说再多都有用。”
很快,驰远就举办了 “公益开放日” 活动,邀请了媒体记者、行业专家、普通消费者,还有一些质疑驰远的人,一起去驰远的公益项目现场参观。
第一站是西北的太阳能电站。大家刚下车,就看到当地村民举着欢迎的牌子,上面写着 “感谢驰远,点亮我们的生活”。电站负责人带着大家参观,详细介绍了电站的运行情况:“我们的电站采用了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发电效率比传统电站高 15%,而且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维护体系,确保电站能长期稳定运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