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章 责任报告与透明证
林氏集团的会议室里,落地窗外的城市正被晨光染成暖金色。林舟手里捧着厚厚的社会责任报告初稿,指尖在 “环保”“公益”“员工福利” 三个章节标题上反复摩挲,眼里满是期待:“这不仅是一份报告,更是林氏对社会的承诺。从驰远的太阳能电站到公益基金的向日葵计划,从员工的带薪公益假到贫困地区的助学项目,每一项成果都要写得清清楚楚,让大家看到林氏的担当。”
苏清鸢坐在一旁,手里拿着红色的修改笔,正仔细核对报告里的公益数据:“你看这里,公益基金全年帮助的儿童数量,之前统计的是 328 名,后来我们又新增了 23 名偏远地区的孩子,应该更新成 351 名,不能有一点误差。”
林正宏端着青花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语气沉稳:“清鸢说得对,数据是报告的生命线,哪怕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可能影响大家对林氏的信任。我们还要邀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每一项数据都真实可靠。”
接下来的一个月,团队几乎天天泡在会议室里。周明负责整理环保数据,从驰远新能源汽车的碳排放降低量到太阳能电站的发电量,每一组数据都要核对三遍以上;陈默则负责员工福利部分,详细记录员工的带薪年假、健康体检、子女教育补贴等福利政策的落实情况;苏清鸢和林舟则忙着联系第三方审计机构,配合他们进行数据核查。
公益基金的孩子们也参与进来,小宇画了一幅 “林氏责任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画笔标注出林氏在全国各地的公益项目,还在旁边写着 “每一点色彩,都是爱的证明”。“林老师,苏老师,” 小宇把画递过来,眼里满是骄傲,“把这幅画放在报告里,大家就能更直观地看到林氏做的好事了。”
林舟接过画,笑着说:“一定放!这是最特别的‘数据’,比任何文字都有力量。”
经过反复修改和审核,林氏集团首份社会责任报告终于定稿。报告封面采用了公益基金向日葵花田的照片,金色的花盘在阳光下泛着波浪,下方印着 “以责任筑根基,以温暖赴未来” 的标语。报告正文分为 “环保篇”“公益篇”“员工福利篇” 三个部分,详细记录了林氏在各个领域的努力和成果:环保方面,驰远新能源汽车全年减少碳排放 12 万吨,太阳能电站为贫困地区提供绿色电力 2.3 亿度;公益方面,公益基金帮助 351 名困境儿童,建设 “向日葵书屋” 15 所,味香斋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早餐 3.6 万份;员工福利方面,林氏为全体员工缴纳补充医疗保险,提供每年 5 天的带薪公益假,还设立了员工子女助学基金。
报告发布当天,林氏集团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林舟站在台上,手里拿着报告,声音沉稳而有力:“这份报告,记录的不仅是林氏的成果,更是林氏的初心。我们始终相信,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利润,更在于承担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创造美好。”
发布会结束后,社会各界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行业协会发来贺电,称赞林氏 “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树立了典范”;媒体纷纷报道,标题诸如 “林氏集团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用数据诠释企业担当”“从新能源到公益事业,林氏用行动温暖社会”;很多消费者也在社交媒体上留言,表达对林氏的支持:“以后买车就选驰远,支持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可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悦中时,一家名为《财经观察报》的媒体突然发表文章,对报告中的部分数据提出质疑。文章指出,林氏报告中 “驰远新能源汽车全年减少碳排放 12 万吨” 的数据 “缺乏科学依据”,“太阳能电站为贫困地区提供绿色电力 2.3 亿度” 存在 “夸大成分”,还质疑林氏 “发布报告只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实际行动与报告不符”。
文章一出,网上立刻出现了一些负面声音。有人说 “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都是噱头,不能信”,有人说 “林氏肯定是为了面子,故意夸大数据”,甚至还有人呼吁 “大家抵制林氏的产品”。
“太过分了!” 陈默看着文章,气得把报纸摔在桌上,“我们辛辛苦苦整理的数据,他们一句话就说是夸大,这不是故意抹黑吗?”
周明也皱着眉头:“这份报告经过了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审核,每一组数据都有凭证,他们凭什么质疑?肯定是有人故意背后搞鬼!”
林舟的脸色也很难看,但他还是冷静地说:“别着急,生气解决不了问题。他们质疑我们的数据,我们就把数据的来源和计算方法公开,让大家看清楚真相。清鸢,你联系第三方审计机构,准备一份详细的数据说明;陈默,你整理一下碳排放和发电量的原始记录,包括检测报告、供电合同等凭证;周明,你准备一下,我们召开一场补充发布会,现场回应质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