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 味承佳节与新意引
中秋前的味香斋,清晨五点就飘起了甜香。张老头站在灶台前,手里握着长柄木勺,正搅拌着锅里的莲蓉馅。金黄的莲子在冰糖水里熬得软烂,轻轻一压就化成泥,混合着桂花的香气,在厨房里弥漫开来。“阿梅,你把面团再揉会儿,” 张老头头也不抬地喊,“中秋的月饼皮要揉到能拉出薄膜,吃起来才够酥软,可不能偷懒。”
阿梅坐在案板前,胳膊肘快速转动,面团在她手里渐渐变得光滑。“张爷爷您放心,” 她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我已经揉了半个钟头了,您看这弹性,保证符合您的要求。对了,今年中秋除了传统的莲蓉、五仁月饼,咱们不是还要做向日葵形状的月饼吗?模具我已经洗干净消毒了,等馅凉了就能开工。”
张老头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可不是嘛!每年中秋,老街坊们都盼着咱们的月饼。今年咱们不仅要做特色月饼,还要在店里办个‘中秋赏味会’,让大家一边吃月饼,一边听中秋的故事,再猜个灯谜,热热闹闹过个节。”
消息一传开,老街坊们都炸开了锅。住在隔壁胡同的王奶奶,当天就来预订了两盒五仁月饼:“张师傅,每年就盼着你家的五仁月饼,里面的核桃、杏仁都是你自己挑的,比外面买的好吃多了。赏味会那天,我一定带着孙子来,让他也听听咱们老辈人的中秋故事。”
公益基金的孩子们也来了兴致。小宇拉着乐乐,非要跟张老头学做月饼:“张爷爷,我们想做向日葵月饼,上面刻上‘公益基金’的字样,送给帮助过我们的人,好不好?”
张老头笑得眼睛都眯了:“好!当然好!爷爷教你们,咱们一起做,让大家都尝尝咱们公益基金的心意。”
可眼看中秋越来越近,张老头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 来预订月饼、报名赏味会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寥寥无几。一天下午,两个穿着时尚的年轻女孩路过味香斋,看着门口 “中秋赏味会” 的海报,小声议论着:“中秋不就是吃月饼、看月亮嘛,还搞什么赏味会,听着就无聊。”
“就是,” 另一个女孩说,“我还是喜欢和朋友去网红餐厅打卡,或者在家追剧,传统节日没什么意思。”
这话正好被准备出门采购的阿梅听到,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回来就跟张老头说了。张老头坐在柜台前,手里拿着一本旧相册,里面夹着他年轻时和父亲一起过中秋的照片 —— 照片里,街坊们围坐在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孩子们提着灯笼跑个不停。“现在的年轻人,怕是都忘了传统节日的味道了,” 张老头叹了口气,“要是没人愿意传承,以后这些节日,怕是就只剩下个名字了。”
苏清鸢得知消息后,特意来味香斋和张老头商量。“张爷爷,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喜欢传统节日,是觉得传统活动形式太单一,没吸引力,” 苏清鸢笑着说,“我们可以搞点创新,比如把中秋元素和年轻人喜欢的东西结合起来,再用他们常用的社交媒体宣传,肯定能吸引他们来。”
张老头眼睛一亮:“创新?怎么创新?你给爷爷出出主意。”
“我们可以在赏味会上搞个‘中秋创意月饼 DIY’环节,” 苏清鸢说,“准备一些年轻人喜欢的馅料,比如抹茶、巧克力,再提供一些可爱的模具,让他们自己动手做月饼,还能在月饼上印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文字,做好了可以带走,也可以送给朋友。另外,我们还可以请公益基金的孩子们表演节目,比如唱改编版的《中秋歌》,再搞个‘中秋故事分享会’,让年轻人也说说他们眼里的中秋,这样互动性就强了。”
林舟也补充道:“我让陈默帮忙做个短视频,拍一拍咱们做月饼的过程,还有孩子们学做月饼的可爱样子,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再搞个‘# 味香斋中秋寻味’的话题,鼓励大家参与讨论,肯定能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说干就干。张老头立刻采购了抹茶粉、巧克力酱、芝士碎等年轻人喜欢的馅料,还定制了兔子、月亮、星星形状的模具;苏清鸢则和公益基金的孩子们一起,改编了《中秋歌》的歌词,把公益基金的向日葵花田写了进去;陈默带着团队,用相机记录下张老头揉面、熬馅的过程,还有小宇和乐乐学做月饼时,脸上沾着面粉的可爱模样,剪辑成了一段两分钟的短视频。
短视频发布后,很快就火了。视频里,张老头布满皱纹的手熟练地揉着面团,小宇踮着脚尖,努力想把面团放进模具里,脸上沾着的面粉像小胡子一样,逗得网友们哈哈大笑。很多年轻人在评论区留言:“这个老爷爷好可爱,月饼看起来好好吃!”“想去现场做创意月饼,还能和小朋友一起玩,感觉很有意思!”“原来传统中秋也可以这么有趣,我也要去打卡!”
中秋当天,味香斋里挤满了人。不仅老街坊们如约而至,还有很多年轻人特意赶来,有的是看到短视频来的,有的是被朋友推荐来的。“创意月饼 DIY” 区排起了长队,年轻人们拿着模具,认真地做着月饼,有的做了兔子形状的抹茶月饼,有的做了星星形状的巧克力月饼,还有的在月饼上印上了 “中秋快乐”“平安顺遂” 等字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