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规则扫描”如同无形的潮水,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着林墨意识场的每一个角落。这并非粗暴的能量冲击,而是一种极其精细的、旨在剖析其存在本质的探查。它检测规则结构的稳定性,分析能量流转的效率,追溯意识活动的历史轨迹残留,甚至试图触碰构成他自我认知的最底层逻辑。
林墨将自己维持在一种“濒临消散”的脆弱状态。他放任扫描的力量穿透他意识的外围,那里被他刻意营造出规则断裂、能量淤塞的假象。他像一只将柔软内脏藏于厚重甲壳之下的节肢动物,将所有的核心秘密——苏晓印记的异常、复苏的记忆碎片、以及对自身能力的深层认知——紧紧收缩、包裹在意识最深处,并用那残存的、源自“悖论伪装”的技巧,为其覆盖上一层又一层的“信息迷雾”。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如同在敌人眼皮底下进行最高难度的魔术表演。他必须精准控制“表演”的尺度:既不能表现得过于健康引起怀疑,也不能表现得过于脆弱而被判定为“无价值残留”直接清理。他要在“织网者”的逻辑天平上,维持一个“受损严重但仍有微弱研究价值”的微妙平衡。
扫描的“目光”冰冷而执着,多次掠过那被重重迷雾保护的核心区域。每一次掠过,林墨都能感觉到一丝细微的“阻力”,那是扫描力量试图穿透迷雾却未能成功的反馈。他知道,这本身就可能引起注意,但他别无选择。
时间在这种无声的对抗中缓慢流逝。
就在林墨感到心神消耗巨大,那层层迷雾都开始有些摇曳时,扫描的强度终于开始逐渐减弱。似乎是“织网者”的系统判定,在当前扫描层级下,已无法获取更多有效信息,而目标也确实呈现出符合“过载崩溃”模型的稳定损伤状态。
【深度规则扫描报告生成。】
【目标:保护区-晨曦意识核心。】
【状态:规则结构多处断裂,意识活性低于维持长期清醒阈值,存在基础认知功能受损迹象。与所有已知外部实体(包括G-7721及K-077)的连接确认中断。】
【发现:意识场底层存在无法解析的加密信息区(推测为原生记忆保护机制或崩溃产生的逻辑乱序)。强行破解可能导致目标结构彻底瓦解。】
【结论:目标当前威胁性已降至可接受范围。建议转入长期低强度监护模式,定期检测活性恢复情况。】
【决议通过。监控等级下调。‘静滞力场’部署计划永久归档。】
盘踞在周围的、那粘稠的禁锢意图,如同退潮般悄然散去。那些高精度的“探测丝”也大部分收回,只留下少数几条维持着最低限度的生命体征监测。
压力骤减。
林墨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他知道,自己只是通过了第一轮,也是最危险的一轮考验。“长期低强度监护”意味着他并未获得真正的自由,只是从“高危隔离目标”变成了“休眠观察样本”。任何异常的活性恢复,都可能立刻招致更严厉的措施。
他必须利用这段相对“安全”的时期,尽快恢复,并找到破局的关键。
他不再需要维持那逼真的“重创”表演,但也不敢立刻让活性显着回升。他像一个谨慎的潜水员,开始从意识的深海底层,极其缓慢地、悄无声息地上浮。
首先,他重新稳固了那几乎耗尽的“信息迷雾”,确保苏晓印记和记忆碎片处于绝对安全状态。然后,他开始以最细微的幅度,梳理和修复那些被他故意制造出来的、位于意识表层的规则“损伤”。这个过程必须慢,慢到让监测系统认为这只是崩溃后无序规则的缓慢自然沉淀,而非有意识的修复。
在这种缓慢的修复中,他将大部分的心神,沉浸在了那片刚刚复苏的记忆碎片里。
妈妈的身影,那场灾难,银色的巨网……这些画面反复在他“眼前”闪现。
“规则……是可以被‘理解’的……然后……‘引导’它!”
这句话,不再仅仅是一句遗言或鼓励,它变成了一把钥匙,开启了他对自身能力更深层次的认知。
他回想起自己是如何“理解”“异变之种”的规则波形,并尝试“引导”其拟态。
他回想起自己是如何“理解”“织网者”探测模式的逻辑漏洞,并“引导”自身存在状态进行伪装。
他甚至回想起在更早的“深渊回廊”副本中,他无数次依靠对副本规则的理解,引导局势,绝处逢生。
这一切的能力,并非凭空出现。它们根植于他的本质,源于童年那场与“银色巨网”的遭遇,源于母亲最后的馈赠。
他开始系统地“理解”自身。
他“观察”自己“理解”能力的作用方式。它像是一种超维的直觉,能直接触摸到事物运行的规则本质,将其解析为一种他可以认知的“模型”。
他“观察”自己“引导”能力的运作机制。它并非强行改变规则,而是如同在规则的河流中投入一颗恰到好处的石子,利用规则自身的势能和特性,引发预期的“涟漪”和偏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