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内,时间在寂静与能量的微澜中悄然流逝。苏挽晴盘膝坐在残碑前,周身笼罩在一层愈发凝实的淡蓝色光晕中。她依照烙印在神魂中的“九窍图”法门,小心翼翼地引导着溶洞内取之不尽的玄阴星辉,汇向第一个位于心脉附近的秘窍——“灵墟窍”。
此窍如同干涸河床上第一个被清通的泉眼,初时汲取能量极为缓慢,且伴随着经脉被陌生力量冲刷的胀痛感。但苏挽晴心志坚韧,加之玄阴之体与这星辉本就同源相亲,她忍受着不适,全神贯注地维持着引导。
渐渐地,“灵墟窍”那无形的壁垒在精纯星辉的持续冲击下,泛起涟漪,最终豁然开朗!一股远比之前吸纳的更为精纯、更为本源的玄阴之力瞬间涌入窍穴,并以此为枢纽,自发地向四周受损的经脉蔓延、滋养。
“唔……”苏挽晴发出一声压抑的闷哼,只觉得一股清凉沛然的力量席卷全身,原本因施展“灵枢渡”而几近枯竭的本源灵韵,如同久旱逢甘霖,贪婪地吸收着这股力量。那油尽灯枯的虚弱感被迅速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层次的、缓慢而坚定的复苏。她苍白的面颊上,那玉色的光泽愈发温润,甚至隐隐透出一丝健康的红晕。
更奇妙的是,她心口那枚黑色玉佩,在“灵墟窍”贯通的瞬间,也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幽光内敛,却与那新开辟的秘窍产生了更为紧密的联系,自行调节着能量输入的速度与强度,使得整个过程平稳而高效。
凌昭守在一旁,将苏挽晴的变化尽收眼底,心中稍安。他不敢放松,一边警惕着可能来自暗河或通道深处的危险,一边也尝试着利用此地的环境疗伤。
他无法像苏挽晴那样直接吸纳玄阴星辉,但他发现,随着苏挽晴贯通“灵墟窍”,溶洞内原本平和弥漫的星辰余韵,似乎也受到牵引,变得活跃了几分。他尝试着将神识沉入丹田,靠近那寂灭的星辰光点。
这一次,不再是徒劳的感应。在那活跃的星辰余韵环境中,那寂灭的光点虽未重新点燃,却不再死寂,而是像一颗沉睡的种子,开始极其缓慢地自发吸收着空间中游离的、与星辰之力同源的能量微粒。这个过程微不可察,吸收的能量也微不足道,但确确实实在修复着他经脉中一些细微的损伤,并隐隐压制着魔气的扩散速度。
这发现让凌昭精神一振。这“九窍”传承虽偏向玄阴之体,但其引动的星辰环境,对他同样有益!
约莫过了两个时辰,苏挽晴周身的光晕缓缓收敛,她长长地吁出一口浊气,睁开了双眼。眸中神光湛然,虽然距离全盛时期还相差甚远,但那濒死的衰败之气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生般的莹润与活力。
“感觉如何?”凌昭立刻问道,声音中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
“好多了。”苏挽晴展颜一笑,虽然依旧虚弱,但笑容已有了几分往日的灵动,“这‘灵墟窍’初通,便感觉本源稳固了许多,神魂的损伤也在缓慢修复。这‘九窍图’果然神异,仿佛就是为玄阴之体量身定做的一般。”她顿了顿,看向凌昭,“你呢?可有什么发现?”
凌昭将自己的情况告知。苏挽晴闻言,沉吟片刻,道:“星辰之力与玄阴星辉本属同源,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双源共济?”
“双源共济?”凌昭挑眉。
“嗯,”苏挽晴点头,指向石碑上的九窍图,“你看,这九窍并非孤立,彼此之间存在能量流转的通道。我贯通‘灵墟窍’后,能隐约感知到下一个与之关联的‘神藏窍’的位置。若我以玄阴星辉运转周天,激发九窍图谱之力,或可引动此地更精纯的星辰本源。你借此机会感应、吸纳,或许比你自行摸索效率更高。”
这是一个大胆的提议。不同源的力量贸然引动、交互,风险极大。但眼下,他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凌昭只思索了瞬息,便果断道:“可试!”两人不再犹豫。苏挽晴重新闭目,全力运转初步贯通的“灵墟窍”,更主动地汲取溶洞内的玄阴星辉,并依照脑海中那幅完整的能量流转图谱,尝试激发九窍图谱的共鸣之力。
刹那间,以她为中心,一个淡蓝色的、由无数细微光点构成的虚幻图谱隐隐浮现,与石碑上的图案交相辉映。整个溶洞内的能量场被彻底引动!穹顶钟乳石的磷光剧烈闪烁,地下湖中的星辉光点如同受到召唤,纷纷跃出水面,融入那虚幻的图谱之中。
一股远比之前磅礴、精纯数倍的星辰之力与玄阴之气混合的洪流,在溶洞内席卷开来!
凌昭不敢怠慢,立刻盘膝坐下,全力放开神识,引导自身那寂灭的星辰光点,去捕捉、去共鸣那洪流中属于星辰本源的力量!
“嗡——”这一次,回应清晰无比!那寂灭的光点如同饿狼见到了血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吞噬着被引动而来的星辰本源!原本微不可查的修复过程骤然加速,破损的经脉在星辰本源的滋养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那沉寂的光点本身,也开始微微发亮,虽然距离重新点燃还遥不可及,但其“存在感”却大大增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