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傍晚,“全球秋获庆典暨新基地签约仪式”在广场正式举行。长长的餐桌上摆满了各地的特色美食——非洲的红稻粥、美洲的玉米肽能量棒、欧洲的竹盘装芝士、东北的红稻豆腐乳、泰国的玉米淀粉糕点,每一道菜都透着丰收的香甜与协作的温暖。大家围坐在一起,举杯欢庆,说着不同的语言,却有着同样的笑容。
“从五年前的‘协作起步’,到今天的‘能力共建’,咱们一起把沙漠变成了稻田,把玉米变成了健康产品,把竹丝变成了文化符号,更把‘陌生人’变成了‘伙伴’!”陈砚举起酒杯,声音里满是感慨,“新的一年,咱们要继续携手——在非洲建红稻品牌,在美洲扩玉米深加工,在亚洲推竹艺农业,让每个基地都能‘自主发展、自我造血’,让协作从‘成果共享’变成‘未来共创’!
庆典过半,戴维斯先生走上舞台,启动“智能能源共享平台”的年度数据大屏,屏幕上清晰显示着——非洲红稻基地成为“节能冠军”,全年节省能源成本300万;肯尼亚、巴西、越南的5个新基地正式签约,加入全球协作网络。“从今天起,咱们的协作不再是‘单向支援’,而是‘双向奔赴’——每个基地都能输出技术、分享经验,也能获得支持、实现突破!”戴维斯先生的话刚说完,台下就响起
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远处的育苗棚灯光通明,新一批“抗寒甜玉米5号”的种子已经播下,在智能温控系统的呵护下,正悄悄萌发。陈砚看着屏幕上的规划,想起五年前第一次播下协作种子的日子,想起沙漠里第一次长出红稻的惊喜,想起各地伙伴一起克服困难的坚守,心里满是笃定。
秋获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属于苏城的故事,属于人类文明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因为同心的力量,能跨越山海;因为共创的信念,能照亮未来。新的五年,新的征程,他们会继续携手,让丰收的果实结满全球,让幸福的笑容绽放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走向更广阔、更温
看着这些消息,陈砚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田野,虽然秋收已近尾声,但他仿佛看到了明年的景象——沙漠里的红稻品牌走向全球,美洲的玉米深加工产品遍布各地,欧洲的竹艺文化传遍世界,全球的伙伴们一起,在“共创未来”的道路上,书写着属于同心协作的新传奇。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