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陈砚来到四地农品的电商运营中心。运营人员小林正对着电脑分析春节后的销售数据,屏幕上的图表显示,“低糖年货礼盒”“即食海鲜套餐”等创新产品的复购率超过了40%,不少消费者在评论区留言,希望能买到更多四地协作开发的农品。
“陈队,我们根据消费者反馈,整理了一份产品创新清单’,”小林递过一份文件,“里面有‘儿童营养辅食礼盒’‘老年健康餐包’等10个新产品方向,还标注了每个产品需要的四地资源支持,咱们可以根据这个清单逐步推进。”
陈砚接过清单,仔细翻看——每个产品都明确了所需的原材料产地、加工技术支持、目标消费群体,甚至连包装设计的建议都写得十分详细。“做得好!”他欣慰地说,“接下来咱们要建立‘消费者需求反馈机制’,每周收集一次电商平台的评论和社群反馈,及时调整产品方向,真正做到‘以需定产’。”
夜幕降临,四地农品联合办公区的灯光依旧明亮。陈砚站在窗前,望着远处产业园里忙碌的身影——洛城的大豆运输车正在卸货,海洲的海鲜冷链车准备出发,舟山的番茄加工车间还在赶制订单,苏城的麦田里,智能监测设备的指示灯在夜色中闪烁,像一颗颗守护丰收的星星。
他掏出手机,在四地共享群里发了一张田埂上的播种机照片,配文写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地农品’的协作之路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从智能种植到深加工创新,从域内协作到星际交流,我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同心共促丰收’的约定。未来,让我们继续深耕农业、协同创新,让更多优质农品走出乡村,甚至走向更广阔的星际市场!”
群里很快热闹起来:苏城的李大叔发了自家麦田的夜景照片,说要好好打理试验田;洛城的老周发了大豆深加工车间的施工进度,说明年要扩大生产规模;海洲的张社长发了深海养殖网箱的实时画面,说要保证全年海鲜供应;舟山的小吴发了番茄育苗棚的照片,说明年要培育更多新品种。
陈砚看着群里的消息,心里满是温暖与坚定。他知道,春种不仅是播下种子,更是播下希望——是四地农户对丰收的希望,是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的希望,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大家携手共进、共创未来的希望。
远处的田埂上,春风拂过麦田,带来了泥土的芬芳与新生的气息;产业园的灯光下,工人们还在忙碌着,为即将到来的春播和深加工生产做准备。“四地农品”正以协作之名,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新篇章。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