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日,莒县城外,夜幕笼罩,月明星稀,微风轻拂,这样的夜晚本应宁静祥和,不适合杀人放火。
然而,一场惊心动魄的行动,却在悄然酝酿。
宋剑飞站在城外的一个小山包上,手持望远镜,远远地凝视着那座黑乎乎的莒县城。
城墙不高,有一定的斜面,历经多次战争的洗礼和风雨的侵蚀,城墙外的砖石显得坑坑洼洼、斑驳不平。
这里,正是板垣征四郎的师团部所在地,同时也是他的物资补给基地。
城内的百姓早已被驱赶或惨遭屠杀,如今只剩下五六千名被抓来的民夫劳工,他们在为鬼子装卸物资,稍有不慎便会遭受鞭打甚至杀害。
宋剑飞带领着特战大队提前抵达莒县,他之前已经潜入城内进行了简单的侦查。
经过再次观察,他心中越发有底:鬼子自以为戒备森严,但在他眼中,这不过是形同虚设的防线,就如同公共厕所一般,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来去自如。
因此,宋剑飞再次来到城外,静静地等待着那支即将奔袭而来的队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规定的时间还没到,一个身影从后面快步走来,来到宋剑飞面前后,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小声报告道:“报告司令,咱们的队伍到了!”
宋剑飞闻言,立刻停下了正在了望的动作,转身走下山坡。
当他走到山坡后的密林处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中一紧——只见密林之中,横七竖八地躺满了自己的军队兄弟,他们有的紧闭双眼,有的则半眯着眼睛,脸上都透露出极度的疲惫。
宋剑飞知道,这一路奔袭而来,虽然只有区区二百里路,两天走完,对于抗日军来说,这样的长途越野本来并非难事。
然而,这里毕竟还有许多新加入的海军陆战队成员,他们对于这种长途奔袭还不太适应,再加上为了避开鬼子的运输队和巡逻队,整支队伍不得不绕行近百里,选择走丘陵山地。
如此一来,两天两夜的连续行军,已经让这些将士们疲惫到了极点。
尽管如此,宋剑飞还是注意到,尽管身体已经极度疲惫,但这些将士们的精神却异常亢奋。
在黑暗中,宋剑飞看到了几个团长和营长,他径直走过去,开口问道:“以现在军队的状况,后半夜还能够进行进攻吗?”
于学敏和赵汉魂两个人不约而同的回答:“只要有上半夜的休息,官兵们就一定能够进行战斗。”
“好。”宋剑飞满意的道,随即便抬起手腕看了看表,脸上不由得露出些许焦急之色,“川军的兄弟怎么还没到?”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一阵杂沓的脚步声在不远处响起。宋剑飞心头一紧,急忙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人影正朝着他们快步走来。
待到这群人走近,宋剑飞定睛一看,为首的正是满头大汗的王铭章。还未等宋剑飞开口,王铭章便老远就轻声地说道:“实在对不住宋老弟,我的兄弟来晚了,没耽搁事情吧。”
宋剑飞见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连忙迎上前去,面露喜色地说道:“来的正是时候!怎么样,一路还算顺利吧?”
王铭章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苦笑着回答道:“还算顺利,只是为了避免惊动敌人,暴露我们的行动,所以绕了个大弯子,多走出了 150 里路。”
他的这番话,说得轻描淡写,但却让在场的所有抗日军的官兵都震惊不已。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惊叹:我的妈呀,川军真不愧为铁脚板啊!短短两天两夜的时间,他们竟然走出了三百五十里路,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啊!
结果王铭章却轻松地一笑,仿佛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他缓缓说道:“我们出川的时候,条件极其艰苦,缺衣少食,甚至经常饿着肚子。
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我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整整走了三个月,硬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练出了一副铁脚板。当今,我川军在行军上,我敢说第三,没有人敢说第二。”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自信和骄傲,让人不禁对这支川军肃然起敬。
众人听了他的话,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纷纷问道:“难道这天下,还有比你们更能走的军队吗?”
王铭章微微一笑,脸上露出一丝敬佩之色,他说道:“确实有一支军队比我们更强,那就是北面的那支军队。
当初我们在四川追击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行军速度快如闪电,我们拼尽全力也难以追上,甚至连他们走过的土地扬起的尘土都吃不到。所以,我绝对不敢说在行军速度上我们是天下第一。”
大家听了他的话,先是一愣,随后都发出了一阵善意的笑声。王铭章的坦率和幽默,让现场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笑声过后,王铭章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郑重地向宋剑飞提出:“宋司令,请您检阅我们川军!”
宋剑飞欣然接受了邀请,在王铭章和他的两个师长的陪同下,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川军部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