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旺砖瓦厂的坍塌事故,让整个河阳镇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两天过去了,现场仍然拉着警戒线,烧焦的木料和碎裂的砖块散落一地,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焦糊味。
楚峰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镇政府大院门口进出的车辆。从昨天开始,县里派来的事故调查组已经进驻,整个镇政府的气氛都变得格外紧张。
楚镇长,党政办王海生敲门进来,神色凝重,调查组通知九点在小会议室开会,要求全体班子成员参加。
知道了。楚峰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衣领。他知道,这场会议将决定很多事情。
九点整,镇政府小会议室内座无虚席。调查组组长、县安监局副局长张建军坐在主位,面色铁青。周国富、楚峰、赵卫国等镇领导分坐两侧,其他相关科室负责人也都到场,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人都到齐了,现在开会。张建军环视全场,声音冰冷,兴旺砖瓦厂10·15坍塌事故,性质极其恶劣!两条活生生的人命就这么没了!
他重重地拍了下桌子,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初步勘查结果显示,窑体年久失修,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县里要求彻查事故原因,严肃追究相关责任!河阳镇党委政府,尤其是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张建军的目光如刀子般扫过楚峰。周国富立刻接口,表情沉痛:是是是,张局长批评得对!我们镇党委政府监管不力,我作为班长,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他话锋一转,意味深长地看了楚峰一眼:尤其是楚峰同志,刚分管安全生产就出这么大的事,教训深刻啊!我们一定配合调查,严肃处理!
这话看似揽责,实则把焦点引向了楚峰。坐在周国富旁边的赵卫国低着头,嘴角却似乎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楚峰面无表情,双手在桌下微微握紧。他明白,这是要把主要责任扣在他这个新来的分管领导头上。
楚峰同志,张建军直接点名,你分管安全生产以来,对辖区内企业进行过几次安全检查?发现过哪些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楚峰身上。
张局长,楚峰平静地回答,我分管安全生产以来,先后对辖区内重点企业进行过三轮检查,其中兴旺砖瓦厂检查过两次。在检查中发现该厂存在窑体老化、消防设施不全等隐患,均已下达整改通知书。
那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张建军追问。
整改需要时间,而且...楚峰顿了顿,有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整改就能解决的。
赵卫国突然插话:楚镇长,我记得你上次检查回来后,还说砖瓦厂的情况总体可控?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这话说得是不是太轻率了?
这话明显是在落井下石。楚峰看了赵卫国一眼,没有立即反驳。
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结束。张建军最后强调:调查组将进行深入调查,在此期间,请各位配合工作,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
会后,周国富把楚峰叫到办公室,关上门,语气:楚峰啊,情况你也看到了,县里很恼火,压力很大!
他给楚峰倒了杯茶,叹了口气:虽然你刚分管,但毕竟是在你任上出的事,这个责任...恐怕是躲不掉了。你看...
周书记,事故原因还在调查,责任认定需要依据事实。楚峰平静地说,我会积极配合调查,该我承担的责任,我不会推卸。
唉,话是这么说,周国富摇摇头,但影响已经造成了。县里可能要追责,处分怕是免不了...你要有心理准备。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楚峰的表情:这段时间,安全生产的工作,暂时先放一放,避避风头,让赵镇长先兼顾一下。等这阵风头过了再说。
这是要暂时架空他分管安全生产的权力。楚峰没争辩,只是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楚峰的处境越发艰难。事故调查组频繁找他谈话,要求详细说明分管后的工作部署和检查情况。周国富和赵卫国表面上安慰,实则不断暗示他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从轻处理。
镇里其他干部看他的眼神也多了些异样。在食堂吃饭时,原本坐满的桌子,见他过来就会有人找借口离开。走廊上遇到的同事,打招呼的语气也变得疏远。
更让人心烦的是流言蜚语。有人说新来的楚镇长不懂基层实际,瞎指挥才导致事故;有人说他马上就要被调走了;甚至有人说他收了砖瓦厂老板的好处,所以才对隐患视而不见。
这天晚上,楚峰独自在宿舍整理事故相关材料。桌上摊满了检查记录、整改通知书和现场照片,他试图从中找出疑点,但现场混乱,证据有限,调查似乎也倾向于定性为安全责任事故。
就在他专注研究材料时,门外传来极其轻微的敲门声。楚峰警觉地问:
楚...楚镇长,是我,老王。门外是砖瓦厂看门人老王压得极低的声音,还带着一丝颤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