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栓的举报让楚峰意识到,扳倒赵卫国乃至其背后势力的证据链正在逐渐完善,但他也清楚,单打独斗风险极高,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力量。在河阳镇领导班子中,除了周国富和赵卫国,还有一位副镇长刘建军,分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此人平时话语不多,显得有些圆滑,但楚峰观察他并非周、赵的铁杆心腹,或许存在争取的可能。
这天下午,楚峰瞅准一个机会,在镇政府办公楼后面的小花园“偶遇”了正在抽烟的刘建军。
“刘镇长,忙里偷闲啊?”楚峰主动打招呼。
刘建军看到楚峰,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惯常的、略带谨慎的笑容:“楚镇长?没……没啥事,透透气。您这是?”
“我也随便走走。”楚峰走到他旁边,看着略显荒芜的花园,“刘镇长来河阳镇不少年了吧?”
“嗯,快十年了。”刘建军吐了口烟圈,语气有些感慨,“从普通干事干起来的。”
“不容易。”楚峰点点头,“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特别是招商引资,压力大吧?我听说前两年镇里引进的那个农副产品加工厂,后来好像遇到点困难?”
刘建军听到这话,脸色微微变了一下,眼神有些闪烁:“唉,别提了。那个项目……当初想法是好的,想带动就业,增加税收。可后来市场变化,合作方也出了问题,资金链断了,现在半死不活地搁在那儿,成了烂摊子。”他叹了口气,带着点自嘲,“为这事,没少挨批评。有时候啊,想法是好的,但具体操作起来,变数太多,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
楚峰听出他话里的无奈和一丝悔意,顺势问道:“当时项目论证和风险评估,做得不够充分?”
刘建军看了楚峰一眼,似乎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楚镇长,不瞒你说,有些事……不是我们下面人能完全把控的。当时上面催得紧,要政绩,有些风险……唉,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现在想想,确实有责任。”他没有推诿,但也点出了来自“上面”的压力。
楚峰感觉刘建军的态度比较坦诚,便进一步试探:“是啊,基层工作难处多。就像这次砖瓦厂事故,表面看是安全责任,背后说不定也有其他原因。如果当时在项目引进、监管上能把关更严,也许就能避免一些隐患。”
刘建军沉默地抽着烟,良久,才缓缓说道:“楚镇长,我知道你最近压力很大。有些事……我也听到些风声。河阳镇这地方,情况复杂,盘根错节。周书记和赵镇长他们……经营多年,关系网很深。你一个人,势单力薄,有些浑水,能不蹚最好别蹚。”这话像是劝诫,但也透露出他对周、赵势力的忌惮和对其行事风格的不认同。
“刘镇长,谢谢你的提醒。”楚峰诚恳地说,“但我既然来了,看到问题,就不能装作看不见。兴旺砖瓦厂两条人命,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算了。还有像东河村李老栓那样,为一块宅基地告了十几年的老百姓,他们的委屈,总得有人管吧?”他故意点了一下李老栓,观察刘建军的反应。
刘建军听到“李老栓”的名字,身体明显僵了一下,烟灰掉在了地上。他左右看看,声音压得更低:“楚镇长,李老栓……他找你了?你可要小心!那个人……赵镇长那边很敏感!为这事,当年闹得很大,最后……唉,反正你千万别轻易沾手!”
他的反应证实了李老栓所说非虚,也表明他知道内情,且对赵卫国的做法心存忌惮甚至不满。
“刘镇长,你在河阳镇这么多年,难道就愿意看着这些不公平、不合法的事情一直存在下去?”楚峰看着他,语气凝重,“我知道你有难处,也可能在一些项目上留有遗憾。但现在,也许是个拨乱反正的机会。我们需要的是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只要是为了河阳镇好,为了老百姓好,组织上会分清是非曲直的。”
刘建军低头猛吸了几口烟,内心显然在激烈斗争。最终,他掐灭烟头,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着楚峰:“楚镇长,你说得对。有些事,憋在心里很久了。那个加工厂项目,当时确实有些环节……不合规,我也提醒过,但人微言轻。至于其他事……我不好多说。但如果你真能……真能把有些问题查清楚,还河阳镇一个清朗,我……我至少可以保证,在我分管的范围内,全力配合你工作,不给你使绊子。”
这已经是刘建军能做出的最大限度的表态了。他不可能立刻站出来公开反对周、赵,但承诺在职权范围内提供支持,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这就够了,刘镇长!谢谢你!”楚峰伸出手,“只要我们心里装着老百姓,装着公理正义,劲往一处使,河阳镇就还有希望!”
刘建军犹豫了一下,还是握住了楚峰的手,力度不大,但很坚定:“楚镇长,你……多保重。有什么需要我这边协调的,可以私下找我。”说完,他匆匆离开了小花园。
看着刘建军离去的背影,楚峰心中稍感宽慰。虽然未能争取到一个强有力的盟友,但至少瓦解了对方阵营可能的一个助力,并且获得了刘建军在具体工作上的中立甚至有限支持。这在当前孤立无援的形势下,已经是一个不小的突破。
夜幕渐渐降临,楚峰知道,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但刘建军的态度转变,如同阴霾中的一丝微光,让他看到了在河阳镇错综复杂的权力网络中,撬动变化的可能。他需要更加耐心和智慧,等待高书记那边的雷霆行动,同时小心翼翼地巩固这来之不易的转机。真正的较量,即将进入最关键的阶段。
喜欢天道正义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天道正义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