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楚峰努力调和内部矛盾、推动各项工作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找到了刘建军头上。
这天下午,楚峰正在听取小孙关于完善清水村旅游服务规范的汇报,党政办主任王海生慌慌张张地推门进来,脸色发白:“楚镇长,不好了!出大事了!”
楚峰心里一紧,示意小孙先出去,沉声问:“王主任,别急,慢慢说,出什么事了?”
王海生喘着气说:“刚接到县交通局紧急电话!刘镇长去年负责牵头申报的那个‘村村通’道路硬化补助项目,出大纰漏了!省里审计组在抽查时发现,我们镇申报的里程数据有水分,虚报了将近三公里!而且,配套资金账目不清,有二十万专项资金对不上账!现在省审计厅要求彻查,县交通局领导非常恼火,说要严肃追责!电话直接打到您这来了,让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马上去县交通局说明情况!”
楚峰一听,头“嗡”的一声大了。村村通项目是民生工程,涉及资金量大,政策性强,出这种问题,性质非常严重!虚报里程、配套资金不明,轻则是工作失误,重则可能涉及违规违纪!作为镇长,他负有领导责任!而具体负责人刘建军,更是首当其冲!
“刘镇长知道了吗?”楚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道。
“应该……应该还不知道吧?县局电话直接找的您。我……我还没敢通知他。”王海生声音发抖。
楚峰迅速思考着。这事瞒不住,必须立刻处理。他对王海生说:“你马上通知刘镇长,让他立刻到我办公室来!注意,语气平静点,就说有急事商量,先别透露具体内容。”
“好,好,我马上去!”王海生赶紧出去了。
几分钟后,刘建军一脸疑惑地走进来:“楚镇长,王主任说您有急事找我?”
楚峰示意他坐下,直接了当地说:“刘镇长,刚接到县交通局紧急通知。你去年负责的‘村村通’项目,省审计抽查发现了问题,虚报里程,配套资金账目不清。县局要求我们马上去说明情况。”
刘建军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冷汗直冒,猛地站起来:“什……什么?虚报里程?资金不清?不可能!我……我都是按程序办的!肯定是下面的人搞错了!”
楚峰看着他慌乱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他知道,刘建军可能确实没有主观恶意,但管理不严、审核不细的责任是跑不掉的。
“老刘,现在不是推卸责任的时候。”楚峰语气严肃,“当务之急是搞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怎么补救。你是具体负责人,情况最熟悉。你马上把当时申报的所有材料,包括里程测算依据、配套资金筹集和使用凭证,全部找出来,我们一起去县局。在路上,你把整个情况详细跟我说一遍。”
刘建军已经乱了方寸,语无伦次:“材料……材料都在档案室……当时……当时村里报上来的数据,我们审核了……配套资金,镇里出了一部分,村里自筹一部分……账目……账目应该是清楚的啊……”
“现在说这些没用!”楚峰打断他,“王主任,你立刻去档案室,把所有相关材料调出来!刘镇长,你冷静一下,回忆一下各个环节,有没有什么疏漏或者可能产生误会的地方。我们半小时后出发去县里!”
楚峰一边安排,一边心里快速权衡。这事处理不好,刘建军肯定要受处分,自己作为镇长也难辞其咎,更会影响整个河阳镇的形象。但这也是一个机会,如果处理得当,既能挽救局面,也能真正赢得刘建军和一些观望干部的心。
去县城的车上,刘建军逐渐冷静下来,断断续续地讲述了项目申报和实施的过程。楚峰仔细听着,发现问题的核心可能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当时为了争取更多补助,在里程计算上可能打了“擦边球”,将一些计划硬化但尚未实施的村道也报了进去;二是配套资金中,村里自筹部分有些是村民投工投劳折价,账务处理不够规范。
到了县交通局,局面果然非常紧张。局长亲自出面,脸色铁青,将省审计组的初步意见通报给他们,语气严厉地提出了批评,要求限期整改并追究责任。
刘建军面对质问,支支吾吾,满头大汗,几乎无法应对。
楚峰见状,主动上前一步,诚恳地说:“王局长,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河阳镇党委政府,对工作中出现的疏漏和问题,表示诚恳的道歉!这是我们监管不力、审核不严造成的,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话锋一转,开始有条不紊地解释:“关于里程问题,我们核实了,确实存在将部分已规划未实施路段纳入申报的情况,这是我们的错误。但所有申报路段,均在全镇‘村村通’规划库内,并非完全虚构。关于配套资金,村里自筹部分主要是村民投劳折价和少量现金,当时考虑不周,账务处理不规范,导致账目不清,但资金确实用于了道路建设,这是可以核实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