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第二次拿着调查结果走进书房时,手里的文件袋比上次沉了不少。他将一叠通话记录单、银行流水、网络溯源报告和监控截图摊在周聿面前,指尖先落在 “乔薇” 的名字上:“司长,匿名信事件的完整证据链已经梳理清楚,更关键的是 —— 沈书记出事前,乔薇回国那一周,每一步都在刻意布局。”
周聿的目光骤然凝住,指节下意识地攥紧,指尖泛白。
乔薇的踪迹:从匿名信到回国一周的步步为营
1. 匿名信事件的核心证据
老陈先衔接过往线索:“当年乔薇的表妹是省台驻青石镇的特派记者,以采访为由全程跟进王老板与沈书记的合作洽谈,负责记录素材,顺理成章接触到‘合作社合作纠纷’的核心信息。”
沈书记堂弟在镇上开小卖部的事,是她表妹借 “民生走访” 采访之机,故意透露给同事,后来成了匿名信里 “谋利” 的虚假证据。
匿名信投递前后,乔薇与表妹的聊天记录以及通话记录、三个灰色信息掮客有异常频繁的通话,银行流水显示,她提前支付了 “服务费”,事后还向王老板亲戚的账户转账 “感谢费”,资金流向完全吻合。
匿名信投递前五天,乔薇在省城咖啡馆与其中一名掮客碰面四十分钟,特意点了对方常喝的美式,显然是提前约好策划此事。
2. 回国一周:暗戳戳的加害铺垫
“乔薇结束外派回国后,只用一周就完成了后续布局,每一个小动作都直指沈书记。” 老陈翻出新增的调查记录。
回国第一天:她以 “整理外派采访素材” 为由,联系省台政务口同事,看似闲聊实则打探沈清姿的工作进展、人际关系和家庭情况,重点搜罗云岭项目的相关细节。
回国第三天:她借 “回访外派相关单位” 的名义,在周聿单位楼下 “偶遇”,故作委屈提起外派时的 “闲话”,试探周聿的反应,试图挑拨他和沈清姿的关系。
回国第五天:她联系了她的表妹,让她表妹翻出当年青石镇采访时的原始对接记录,挑出易引发歧义的细节匿名发给本地自媒体,同时联系信息掮客,在网络论坛散布 “沈清姿靠关系拿项目” 的负面流言,引导舆论发酵。
回国第七天(沈清姿出事前一天):她假意给沈清姿发微信,以 “送外派照片” 为由确认对方去省城汇报的行程 —— 这是她从周聿同事口中套来的内部信息,同时联系了王老板的旧部(当年投递匿名信的人),两人在城郊加油站碰面二十分钟。
3. 无法抵赖的闭环证据
老陈递过恢复的微信聊天记录和加油站监控截图:“乔薇删除了与表妹、掮客、王老板旧部的通话记录,但我们通过运营商后台恢复了数据,银行流水也显示,她回国第四天有一笔匿名汇款,数额刚好匹配雇人制造‘意外’的费用,收款方是王老板旧部的远房亲戚。”
线索终于像完整的拼图般扣合:乔薇对周聿的好感落空后,又嫉妒沈清姿的能力与处境,便一步步布下恶局 —— 先联合因合作被拒怀恨的王老板,她利用职务之便提供 “素材”,对方负责投递匿名信并掩盖痕迹,试图用流言毁掉沈清姿的前途;外派时又借工作营造与周聿的亲近假象,回国后再用一周时间铺垫流言、确认行程、联络同伙,最终策划了针对沈清姿的 “意外”,欲斩草除根。
周聿靠在椅背上闭眼,脑海里交替浮现的画面刺得他心口发紧:乔薇在饯行宴上,笑着说 “我们采访团,也算是您的‘娘家人’呢!” 的刻意亲近;离婚后偶遇时,她假惺惺提 “沈书记一个人不容易,我帮您留意” 的虚伪;更有沈清姿红着眼眶却强撑 “我没做过,总会查清” 的倔强,和她在云岭田埂上蹲着举玉米、笑得灿烂的模样。他见过外交场的尔虞我诈,应对过商业谈判的明争暗斗,却从没想过,有人会因 “好感未得” 与 “纯粹嫉妒”,用如此卑劣的手段伤害无辜。
“司长,证据链已形成间接闭环。” 老陈的声音带着沉重,“通话记录、资金流向、网络溯源、微信截图、监控画面,还有相关人员的供述,足够支撑调查。要不要先移交纪检部门?”
周聿沉默良久,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桌角沈清姿的云岭调研照上 —— 照片里的她眼里盛着光,像能驱散所有流言的阴霾。他想起她后来在云岭,用一个个实打实的项目慢慢洗去污名的坚韧,也记着自己不能让她再承受 “证据不足” 的二次伤害。
“先不移交。” 他语气坚定,“再查最后一步 —— 找乔薇和王老板的直接沟通证据,未删除的聊天记录,或是知情人的证词。我要让所有证据都无可辩驳,然后亲自告诉清姿真相。” 他要给她一个彻底干净的清白,不是 “间接指向”,而是 “无可争议”。
老陈点头应下,收拾文件时无意间瞥见桌角那本标注 “给清姿的真相” 的加密文档,没多问,轻轻带上门把空间留给周聿。窗外夜色渐浓,路灯的光透过窗帘,在散落的证据上投下长影。
周聿拿起通话记录单,指尖划过乔薇的名字,心里的愤怒慢慢沉淀成坚定。他不仅要还沈清姿清白,更要让她知道,这一次他会站在她这边 —— 用最扎实的证据,守护她曾被伤害过的尊严,让那些恶行终究付出代价。
喜欢我的仕途不靠婚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我的仕途不靠婚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