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深海般的蓝色数据流,最终在姜晚的视野中央凝聚成一幅前所未见的复杂图景。
它不再是之前那种拼凑感十足的接收器草图。
这是一张真正的三维结构图。
每一个零件的尺寸都标注到了微米级别。
线路的排布不再是简单的连接,而是形成了某种玄奥的、层层嵌套的阵列。
它比之前那个被她称为“怪物”的接收器,精密了不止一百倍。
【初代星尘雷达】
这行淡金色的标题,悬浮在图纸的最上方,每一个字符都透着一种冷静的压迫感。
姜晚的心跳刚刚平复,此刻又不受控制地加速起来。
她知道,这才是“星火”真正的力量。
这才是那个横跨了两个世纪的文明火种,所展现出的冰山一角。
她没有沉浸在这种震撼中太久。
生存的压力,远比任何成就感都来得更加真切。
姜晚转身,走到那扇厚重的铅封门前,没有敲门,只是平静地等待着。
她知道外面有人。
周军,钱总工,他们一定在。
果然,不过十几秒,门外就传来了轻微的骚动。
姜晚拉开门上那个小小的观察窗挡板,露出一双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的眼睛。
“我需要一些东西。”
她的声音因为长时间的专注而有些沙哑。
门外的钱总工一个激灵,立刻凑了上来,脸上混杂着担忧与无法抑制的好奇。
“姜同志,你需要什么?我们马上准备。”
姜晚没有浪费时间,她从实验台上拿起一张空白的记录纸,用铅笔飞快地在上面书写。
她的字迹潦草却有力,一个个专业名词从笔尖流出。
“高精度晶体管,三十个,参数要完全一致。”
“镀银铜线,零点二毫米规格,五十米。”
“定向能磁控管一个。”
“还有……”
她笔尖一顿,似乎在思考什么。
钱总工和旁边几个年轻的研究员伸长了脖子,连呼吸都放轻了。
他们看着那张清单上的东西,每一样都是实验室里的高精尖设备或材料。
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似乎预示着一个超乎他们想象的精密仪器即将诞生。
然后,姜晚写下了清单上的最后一样东西。
“食堂打饭的铝勺,一把。”
写完,她将纸条从观察窗的缝隙里递了出去。
“尽快。”
说完,她便“啪”地一声关上了挡板,再次将自己与外界隔绝。
门外,死一般的寂静。
钱总工捏着那张薄薄的纸条,手却在微微发抖。
他身后的几个研究员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精彩到了极点。
“铝勺?”
一个年轻研究员终于忍不住,用气音问了出来。
“她要铝勺做什么?”
“难道……是什么我们不理解的代号?”
“还是说,这是某种测试?”
议论声像是被点燃的引线,瞬间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之前的同位素电池事件,已经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现在,一个食堂的铝勺,又给这层神秘的面纱上,增添了一抹荒诞的色彩。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汇集到了军代表周军的身上。
周军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他只是从钱总工手里拿过那张清单,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他的视线在“铝勺”两个字上停留了零点五秒。
然后,他将清单递还给钱总工,语气不容置疑。
“照办。”
“立刻。”
有了之前的经历,这一次,再没有人敢提出任何质疑。
巨大的敬畏压倒了所有的困惑。
他们立刻行动起来,整个基地最顶尖的资源,开始围绕着一张写着“铝勺”的清单高速运转。
半小时后,所有材料被整齐地放在一个推车上,送到了铅封实验室的门口。
门开了一条缝。
姜晚伸出一只手,将东西一样样拿了进去,自始至终没有露面。
当那把平平无奇的铝勺被拿进去时,门外的研究员感觉自己的科学观正在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咔哒。”
落锁声再次响起。
实验室内,姜晚看着眼前这一堆代表着1974年顶尖工业水平的材料,还有那把孤零零躺在旁边的铝勺,深深吸了一口气。
她脑中的星火界面,已经切换到了操作模式。
【低级材料改造模块已激活。】
【正在分析目标物:铝。】
【分析完毕。开始生成改造方案。】
姜晚的眼中,出现了全新的操作指引。
她没有先去碰那些精密的晶体管,而是径直拿起了那把铝勺。
在星火的辅助下,一场鬼斧神工般的创造,正式拉开序幕。
她打开实验室里的高温电熔炉,将铝勺扔了进去。
银白色的金属在高温下迅速融化,变成一小滩明亮的液体。
接着,她按照星火的指示,用精密的滴管,从几个装着化学试剂的瓶子里,分别吸取了几种微量元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