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有的雷达,无论是脉冲式还是连续波,本质上都是一种‘广播’。就像是在山谷里大喊一声,然后竖起耳朵听回声。”她用粉笔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一个点向四周发射杂乱的波纹。
“这种方式,能量利用率极低,而且极易被侦测和干扰。”
她擦掉那个图,又画了两个点。
“而‘天网’的核心,我称之为‘相干谐振’。”她一边说,一边从一个点画出一条精准的、形态规则的波形,直直地连向另一个点。“我们不再‘喊’,而是‘哼’一段特定频率、特定相位的‘曲调’。而在全国各地,会有无数个能与这段‘曲调’产生共鸣的‘耳朵’。”
“它不向空间辐射弥散的能量,而是构建一条条精准的、点对点的‘能量通道’。敌人除非正好撞在这条看不见的线上,否则根本无法察觉。”
黑板上,那条简洁而优美的线条,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让所有嘈杂的声音都消失了。
王振祥猛地站了起来,死死盯着黑板上的图,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惊人的光亮。他身边的几个专家也探着身子,满脸的不可思议。
“相干……谐振?”一个专家喃喃自语,“这……这怎么可能做到大范围同步?”
姜晚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目光扫过全场。
“这,就是‘天网’工程需要解决的技术细节。”
她微微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当然,如果各位需要完整的数学模型和推导过程,我也可以现在就写出来。不过我估计,等我写完,食堂的饭菜早就凉了。”
麦克斯??方程组,是整个经典电磁学大厦的基石。
质疑它,就等于是在质疑整个现代物理学。
钱总工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手心微微冒汗,想要开口为姜晚辩解几句。
周军的眼神也变得凌厉,他绝不允许有人在这种关键时刻破坏项目。
然而,姜晚却只是静静地看着王振祥。
她的眼神里没有愤怒,没有慌乱,甚至没有一丝波澜。
那是一种面对一个待解问题的平静。
“王总工。”
她开口了。
“您说的没错,经典电磁理论,是宏观低速世界里的金科玉律。”
“但是……”
她顿了顿,拿起一支粉笔,转身走向旁边早已准备好的黑板。
“当我们的研究对象,进入到某些极端环境,比如超高能瞬时脉冲,或者亚原子级别的微观干涉时……”
她的粉笔,在黑色的板面上,留下了一行行流畅而优美的白色符号。
那不是在场任何人熟悉的公式。
而是一种更加复杂,更加抽象,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数学语言。
“……我们需要引入更高维度的场论模型,来修正经典理论在边界条件下的局限性。”
王振祥起初还带着一丝不屑,但当他的目光落在黑板上那些陌生的符号上时,脸上的表情开始变化。
从不屑,到疑惑。
从疑惑,到震惊。
再从震惊,到一种近乎痴迷的狂热。
他看不懂。
不,应该说,他能看懂其中最基础的几个微分算子,但当它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描述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物理图景时,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像是被一柄重锤狠狠砸中。
那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
“这……这是……”
王振祥猛地站了起来,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几步冲到黑板前,死死地盯着那些公式。
“这是对时空曲率的描述?不对……你把引力场和电磁场统一了?”
姜晚没有直接回答。
身后的骚动和窃窃私语,都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隔开。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面前的黑板,感受着粉笔粗糙的质感。
她在心里默念。
【星火,将超统一场论基础模型,简化为70年代可理解的数学语言。】
腕表上,无人能见的金属片传来一丝微不可察的温热。
【正在进行认知过滤……过滤完成。】
她动了。
粉笔尖与黑板接触,发出清脆而连续的“哒哒”声。那不是犹豫的、试探性的书写,而是一种胸有成竹的倾泻。一行行符号从她手下流淌出来,带着一种冷峻而和谐的美感。它们不再是孤立的微分或积分,而是被一个全新的逻辑框架统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宏伟的物理图景。
王振祥的呼吸变得粗重,他死死攥着拳头,仿佛想把那些符号刻进自己的脑子里。他身边的几个老专家,有的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有的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高维……高维干涉……”王振祥像是梦呓般喃喃自语,他指着其中一组公式,声音都在发颤,“这是在描述……电磁场在特定能量阈值下,对局部时空曲率产生的扰动?这……这就是那架飞机……”
姜晚没有停顿,笔锋一转,在旁边写下了另一组推导。
如果说前一组公式解释了“毁灭”,那么这一组,则昭示着“新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