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机械厂二楼,小会议室。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烟味,混杂着旧木头和纸张的霉味,几乎让人窒息。
头顶那盏唯一的白炽灯,洒下昏黄的光,将围坐在长条桌旁的几个人的脸,照得半明半暗。
烟雾缭绕中,每个人的表情都异常凝重。
除了陈老和调查干事赵卫东,还有两个人。
一个是厂长王建国,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黑框眼镜,正拿着一块手帕,反复擦拭着镜片,这个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焦虑。
另一个是总工程师李振华,五十岁上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的钢笔在笔记本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发出“哒、哒、哒”的轻响,透着一股烦躁与不耐。
赵卫东将情况简单扼要地介绍完毕。
会议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那支钢笔敲击桌面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
“荒唐!”
率先打破沉默的,是总工程师李振华。
他把钢笔重重往桌上一拍,发出一声脆响。
“简直是胡闹!”
他的目光扫过陈老,又扫过赵卫东,带着毫不掩饰的质疑与轻蔑。
“一个废品站的黄毛丫头,连车间都没正经进过几天,她说她有配方?”
“陈老,您是老前辈,怎么也跟着一起糊涂了?”
“她的配方是哪儿来的?天上掉下来的?还是她一个黑五类子女,能接触到什么我们都接触不到的机密资料?”
李振华的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根尖锐的刺,直指问题的核心,也直指姜晚最敏感的身份。
厂长王建国停下了擦眼镜的动作,镜片后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看向陈老,语气里满是担忧。
“老陈,这……这风险是不是太大了点?”
“去年咱们厂好不容易才评上先进集体,生产任务这么重,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任何岔子。”
“尤其……还是牵扯到这种身份的人。”
政治风险,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陈老枯瘦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他的目光平静地迎向李振华。
“振华,我没糊涂。”
他的声音不大,却有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力量。
“我只问你,我们自己的团队,搞了多久了?有成果吗?”
李振华的脸色瞬间涨红,嘴唇动了动,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这是整个红星厂技术部门的一块心病。
为了这个高标号耐火砖,他们熬了无数个通宵,做了上百次实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却始终差着那么一口气。
陈老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继续追问。
“上面的文件一次比一次催得紧,新的大炮等着我们,新的高炉等着我们。我们等得起吗?”
“现在,有一个人,她说她能解决问题。”
“就因为她的出身,因为她年轻,我们就连一个让她尝试的机会都不给?”
“那我们需要的,到底是能下蛋的鸡,还是只会打鸣的公鸡?”
这番话,说得李振华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他梗着脖子反驳。
“这不是一回事!科学是严谨的!不是靠嘴巴说!她一个连高中都没上完的人,她懂什么叫金属相图?懂什么叫固溶体?她拿什么保证她的配方是可行的?”
“我不同意!”
李振华猛地站了起来,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这是拿国家的重点项目开玩笑!我绝不同意把宝压在一个来路不明的丫头身上!要是出了事,这个责任谁来负?”
“我来负!”
陈老也霍然起身,枯瘦的身躯在这一刻迸发出了惊人的气势,他一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
“只要能搞出我们需要的东西,我这条老命,赔进去又何妨!”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绷紧到了极点。
王建国在一旁急得满头是汗,不停地搓着手。
“哎,老陈,老李,都少说两句,都少说两句!有话好好说嘛!”
眼看局面就要失控。
一直沉默的赵卫东,终于开口了。
“同志们,先坐下。”
他的声音依旧沉稳,像是一块压舱石,让会议室里剑拔弩张的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些。
陈老和李振华对视一眼,都带着怒气,却还是缓缓坐了回去。
赵卫东的目光从每个人脸上扫过。
“争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陈老的决心,我们看到了。李总工的顾虑,也是合情合理的。”
他停顿了一下,给了众人一个缓冲的时间。
“既然姜晚同志有这个信心,陈老也愿意为她担保。我们不能只凭一句话就立项,但也不能因为有顾虑,就彻底关上大门。”
他的手指在公文包上轻轻敲了敲。
“口说无凭,立字为据。”
“我的建议是,让她写一份详细的技术方案报告。”
这个提议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赵卫东没有理会他们的反应,继续不疾不徐地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