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天际,那丝鱼肚白已经变成了一片通透的亮色。
晨光穿过窝棚的缝隙,在弥漫着尘埃的空气里,投下道道光束。
姜晚的指尖,在坩埚雏形的边缘,做着最后的修整。
她的动作很轻。
轻得仿佛不是在触摸泥土,而是在触碰一件吹弹可破的艺术品。
指腹感受着泥坯表面细微的凹凸,再用刻刀的背部,一点点,将它们刮平,磨光。
她的世界,被无限缩小。
只剩下眼前这个尚未完全成型的器物。
它的弧度。
它的壁厚。
它的重心。
每一个数据,都在她的脑海里,清晰地呈现。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泥坯。
这是她意志的延伸。
是她技术的载体。
是她在这个陌生时代,点燃的第一簇火苗。
终于,她的手停了下来。
那个坩埚的雏形,静静地立在木板上。
它的线条流畅而饱满,器壁均匀,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瑕疵。
比上一个失败品,更加完美。
姜晚的胸口,微微起伏。
一夜未眠的疲惫,如同潮水,试图将她淹没。
但她的眼神,却亮得惊人。
“第一步,完成。”
她在心里对自己说。
接下来,是干燥。
这是最考验耐心的环节。
快一分,则可能开裂。
慢一分,又会耽误宝贵的时间。
尤其是在这个简陋的窝棚里,温度与湿度的变化,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任何一阵突如其来的穿堂风,都可能成为致命的杀手。
姜晚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
骨节发出一连串轻微的脆响。
她走到水缸边,用一块破布浸湿,拧得半干。
然后,她将湿布,小心地盖在坩埚雏形上,只留下一圈小小的缝隙,用来通风。
这样,可以减缓水分的蒸发速度,让它内外同步干燥。
做完这一切,她才感觉到腹中传来一阵剧烈的空虚。
胃壁因为饥饿而痉挛,泛起一阵阵酸水。
她靠在墙边,闭上眼,等待着那阵不适过去。
【检测到宿主血糖浓度低于警戒值。】
【建议立即补充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
星火的声音,毫无感情地响起。
“知道了。”
姜晚有气无力地回应。
她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冰冷僵硬的窝窝头。
这是她昨天的晚饭。
就着缸里冰凉的水,她一口一口,机械地咀嚼,吞咽。
粗粝的杂粮,划过喉咙,带来一阵轻微的刺痛。
但随着食物下肚,一股热流,开始缓缓地在胃里升起,驱散了部分寒意与虚弱。
她吃得很慢。
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个盖着湿布的坩埚。
时间,在等待中,变得格外漫长。
窝棚外的天光,越来越亮。
废品站里,开始传来人声。
是早起的工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金属的碰撞声,拖拉机的引擎声,还有人们的说笑与呵斥声,交织在一起。
嘈杂,而充满生机。
这些声音,提醒着姜晚,她身处何地。
也让她心中的紧迫感,又增添了几分。
她必须在今天之内,完成坩埚的烧制。
她掀开湿布的一角,用指尖轻轻碰触了一下坩埚的表面。
触感已经从湿粘,变得有些干爽,带着一丝凉意。
还不够。
她重新盖好湿布,继续等待。
【环境湿度45%,温度18摄氏度,风速每秒0.8米。】
【根据当前蒸发速率计算,预计还需要三小时四十分钟,达到最佳入炉含水率。】
星火提供了精准的数据。
姜晚的心,安定了一些。
她需要休息。
哪怕只有片刻。
她靠着墙壁,蜷缩起身体,将那件满是破洞的旧棉袄裹得更紧了一些。
炉火已经微弱下去,寒意从四面八方侵袭而来。
她闭上眼睛,强迫自己进入浅层睡眠。
机器的轰鸣,成了她的催眠曲。
不知过了多久。
【警告!检测到非正常震动源接近!】
【震动频率与人类脚步吻合,重量估测超过80公斤。】
星火的警报,陡然在脑海中炸响。
姜晚瞬间惊醒。
她的心脏,猛地一跳。
几乎是同时,窝棚的门,被人从外面,“砰”的一声,粗暴地踹开。
刺眼的阳光,涌了进来。
一个高大壮硕的身影,堵在门口,投下一大片阴影。
是王二。
他那张充满横肉的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恶意与不耐。
“臭娘们!躲在这里偷懒是吧!”
“活干完了吗?赵站长让你去清点新到的那批废钢,你死哪儿去了!”
王二的嗓门极大,震得整个窝棚嗡嗡作响。
他的目光,在昏暗的窝棚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墙角的姜晚身上。
以及,她身前那个盖着湿布的东西。
“这是什么玩意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