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苏晚晴注意到迟屿最近的状态有些不对劲。
通过共生连接,她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持续的低度焦虑,尽管表面依然镇定自若。情感地图上,代表他的光点不时闪烁着急躁的黄色,这是前所未有的。
“最近项目遇到麻烦了吗?”一天傍晚,她试探着问。
迟屿揉了揉太阳穴,勉强笑笑:“没什么,只是普通的工期压力。”
但苏晚晴能感觉到那不只是工作压力。通过更深层的感应,她捕捉到了一些碎片:家族会议的争执、董事会的质疑、还有某个深夜独自面对设计图时的疲惫。
最让她担心的是,她发现迟屿的失眠症有复发的迹象。有时凌晨两三点,她还能通过连接感受到他清醒的思绪。
“需要我做些什么吗?”她轻声问,将一杯特制的安宁茶推到他面前。
迟屿接过茶杯,指尖无意间触到她的手指。一瞬间,苏晚晴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情绪波动——那是一种深藏的孤独感,仿佛又回到了他们初识时的状态。
“你的茶总是这么有效。”他啜饮一口,语气缓和了些,“有时候觉得,来这里坐坐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这句话让苏晚晴心生一计。她决定为迟屿特别制作一套“安心”料理,不仅缓解表面症状,更要触及他内心的压力源。
当晚关店后,她进入心田空间,开始了精心研制。
首先是以“宁静莓”为主料的开胃沙拉,帮助舒缓神经紧张;主菜是加入了“信心香料”的烤鸡,增强内在力量;甜点则是用“愉悦蜂蜜”制作的布丁,提升情绪。
最特别的是餐后茶——她将“心连心”植物的第一批花朵采摘下来,融入忘忧草中,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混合茶饮,命名为“心意茶”。
“希望能让他感受到被关心和理解。”她默默祈愿。
第二天,苏晚晴以“新品试吃”的名义邀请迟屿共进晚餐。她在店里布置了一个温馨的角落,点上薰衣草香薰,播放轻柔的音乐。
迟屿如约而至,看到精心布置的场景时明显一怔:“这是...”
“新菜品试吃体验,”苏晚晴尽量让语气轻松,“需要专业人士的评价。”
晚餐过程中,她仔细观察着迟屿的反应。沙拉让他微蹙的眉头舒展,主菜带来了一丝自信的微笑,甜点则让他眼中重现光彩。
当最后品尝“心意茶”时,迟屿突然沉默了。良久,他才轻声说:“这味道...很特别。好像...能感受到制作者的心意。”
通过共生连接,苏晚晴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内心的变化——焦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理解和抚慰的温暖感。
“最近确实遇到些麻烦。”迟屿突然开口,语气比平时柔软许多,“家族里有些人质疑我的领导能力,认为我太过关注‘不务正业’的项目。”他瞥了苏晚晴一眼,暗示很明显。
苏晚晴心领神会:“是指社区改造这类项目吗?”
迟屿点头:“他们认为这些项目利润低,耗时长,不值得投入太多精力。”他自嘲地笑笑,“有时候我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理想主义了。”
“不是理想主义,”苏晚晴坚定地说,“是远见。真正的价值不能只用短期利润衡量。”
她讲述了自己这些日子的观察:社区改造如何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如何促进了小型商业发展,甚至如何减少了社区矛盾。
“您的项目带来的改变是实实在在的。”她最后说,“这可能比直接盈利更有价值。”
迟屿专注地听着,眼中的阴霾渐渐散去。通过连接,苏晚晴能感受到他重拾信心和决心。
晚餐结束后,迟屿的神情明显轻松了许多:“谢谢你,晚晴。不只是为这顿美味的晚餐。”
他离开后,苏晚晴查看系统,惊喜地发现“安心”料理带来了额外奖励:“成功治愈深度焦虑,获得‘心灵厨师’称号,情感培育效果提升20%。”
更令人惊喜的是,由于“心意茶”中使用了“心连心”植物,她与迟屿的共生连接升级了。现在她不仅能感知他的情绪,还能在需要时传递力量和安慰。
接下来的一周,苏晚晴继续为迟屿准备特制料理。每天不重样,却都针对他当天的状态精心调配。
有时是缓解会议压力的“平和汤”,有时是增强注意力的“专注便当”,有时是单纯为了带来快乐的“喜悦饼干”。
迟屿每次都会认真品尝,然后分享当天的经历和感受。两人的晚餐时间渐渐成为固定的仪式,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交流。
周五晚上,迟屿带来一个好消息:“董事会终于通过了社区二期项目的预算。”他眼中闪着光,“你的那些案例和数据很有说服力。”
苏晚晴欣喜不已:“太好了!这是您应得的认可。”
迟屿摇头:“不,这其中有你的功劳。不只是那些数据,更是...”他斟酌着词语,“这些天的支持和理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