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区论坛归来后,苏晚晴的便利店迎来了新的客流高峰。许多人慕名而来,想要体验“能带来喜悦”的特色产品。在熙熙攘攘的顾客中,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
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穿着朴素,神情中带着一丝怯懦和忧郁。她总是在工作日的下午三点准时出现,点一杯“宁静茶”,坐在角落的小桌旁,一坐就是整个下午。
起初,苏晚晴并没有特别留意她。直到连续一周都是如此,她才注意到这个沉默的常客。
“那个女孩好像有什么心事。”一天关店后,苏晚晴对迟屿说。
迟屿通过监控看了一眼:“需要我去了解一下吗?”
苏晚晴摇头:“不要打扰她。如果她需要帮助,会开口的。”
然而女孩始终沉默。她只是安静地喝茶,偶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到点就悄悄离开。
通过情感地图,苏晚晴能感受到女孩身上淡淡的忧郁和焦虑,但并没有寻求帮助的意愿。她尊重对方的选择,只是暗中调整了茶方,加入了更多安抚情绪的配料。
转机发生在第二周的一个雨日下午。女孩照常到来,但今天的神情格外低落,眼眶微微发红。
苏晚晴忍不住在递茶时轻声问:“今天需要加点蜂蜜吗?新到的野生蜜,很甜。”
女孩愣了一下,轻轻点头:“好...谢谢。”
这是她第一次对苏晚晴的搭话有回应。
苏晚晴趁机多聊了几句:“看你经常在这里写东西,是作家吗?”
女孩摇头,声音细若蚊蝇:“只是...随便写写。”
那杯特调的蜂蜜茶似乎起了作用。女孩喝着喝着,突然落下泪来。苏晚晴默默递过纸巾,没有多问。
良久,女孩轻声说:“您的茶真的很神奇...每次喝完,心里都会舒服很多。”
就这样,她打开了话匣子。女孩叫林小雨,是个刚毕业的设计师,正在经历创作瓶颈和职场适应困难。
“总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够好,不敢交给客户。”她低声说,“昨天又被总监批评了...可能很快就会被开除了。”
苏晚晴心中一动:“我店里正好需要一些设计工作,有兴趣试试吗?”
她确实需要设计新产品包装和宣传材料,之前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林小雨眼睛一亮,但又很快黯淡下来:“我...可能做不好...”
“不试试怎么知道?”苏晚晴微笑,“我相信能品出茶中细腻情感的人,一定有很好的审美。”
就这样,林小雨接下了第一个设计任务。令苏晚晴惊喜的是,她的作品非常出色——清新自然,又带着温暖的触感,完美契合店铺的风格。
“太棒了!”苏晚晴由衷赞叹,“你很有天赋!”
林小雨脸红了一下:“是您的茶给了我灵感...喝着茶设计,思路特别顺畅。”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小雨不仅设计工作越做越好,整个人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开朗。她开始主动与其他顾客交流,甚至帮周奶奶设计了老年活动海报。
“小雨现在可了不得了!”周奶奶逢人就夸,“咱们社区的小才女!”
苏晚晴通过系统发现,林小雨的情感状态明显改善,从忧郁的蓝色变成了温暖的黄色。而更神奇的是,当她设计时,空间中会产生特殊的“创意能量”,能够增强作物的品质。
于是,苏晚晴特意安排林小雨在店里创作,并为此调整了产品线,推出“灵感系列”——专门为创意工作者设计的产品。
这个系列大受欢迎。不仅设计师、作家们纷纷购买,连附近公司的创意总监都组团来采购,说是能提升团队创造力。
林小雨成了店里的常驻设计师,甚至有了自己的小工作角。她的变化有目共睹:从那个怯懦的女孩,变成了自信专业的年轻设计师。
“晚晴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一天,她拉着苏晚晴的手说,“是您给了我机会和勇气...”
苏晚晴微笑:“是你自己抓住了机会。我只是提供了土壤,成长的是你自己。”
这句话让一旁的迟屿若有所思。当晚关店后,他说:“你总是能看到别人最好的一面。”
苏晚晴正在整理货架,闻言回头:“不是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需要合适的环境才能发光。”
迟屿从背后轻轻抱住她:“这也是你最闪亮的地方。”
就在这时,店门被推开,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林薇薇。
她看起来比以前沉稳了许多,手中拿着一个设计稿:“晚晴,我做了个新方案,想请你看看。”
自从疗养院回来后,林薇薇开始参与林家企业的新业务部,专注于社会企业项目。她与苏晚晴的关系也微妙地从敌对变成了合作。
令人意外的是,林薇薇和林小雨一见如故。两人都是设计师出身,有很多共同话题。在林薇薇的引荐下,林小雨接到了几个大项目,职业生涯迎来转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