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仓库的地下室仿佛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尘埃在苏晚晴手电筒的光束中舞动,如同微型的银河旋涡。她小心翼翼地踏入这个空间,心田能量感应器显示异常波动的源头就在此处。
地下室比想象中更加宽敞,堆满了各种老旧设备和文件箱。在最深处的角落,她发现了一个半掩的金属柜,门缝中透出微弱的蓝光——正是那种与心田能量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的光芒。
正当她准备上前查看时,手机震动起来。迟屿的来电。
“晚晴,你在哪里?出事了!”他的声音罕见地带着 urgency,“多家媒体同时发布了针对心田的负面报道,质疑我们的能量技术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
苏晚晴的心一沉:“具体什么内容?”
“声称心田能量可能造成‘情绪依赖’和‘现实感丧失’,还‘采访’了几位所谓的‘前顾客’,说使用后出现失眠和焦虑。”迟屿语气沉重,“更严重的是,有报道将心田与某些邪教和洗脑技术相提并论。”
这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攻击。苏晚晴立即决定返回:“我马上回来。另外,派人来城西仓库看守,这里可能有重要发现。”
回到心田便利店,苏晚晴发现门口已经聚集了一些记者和好奇的围观者。她从后门进入,迟屿和几位核心团队成员正在紧急开会。
“报道几乎同时出现在各大平台,明显是有组织的。”团队成员小林展示着数据分析,“关键词‘心田危险’的搜索量在两小时内暴涨5000%。”
迟屿补充道:“更糟糕的是,我们已经接到多个合作方电话,要求暂停项目重新评估风险。大学城节点的房东刚刚通知终止租赁意向,即使支付违约金。”
苏晚晴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首先,我们要立即发布官方声明,强调心田技术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其次,邀请独立第三方专家进行检测和评估。最后,组织真正的老顾客分享体验,对抗那些虚假‘证词’。”
团队立即分头行动。苏晚晴则亲自联系了几位一直支持心田的科学家和心理学家,邀请他们组成咨询委员会。大多数人都表示愿意支持,证实了心田技术的安全性。
然而,就在危机应对有条不紊地进行时,第二个打击接踵而至。
“苏总,我们的供应链出问题了。”采购经理急匆匆地报告,“多家供应商突然通知无法继续供货,理由是‘产能不足’或‘政策调整’。”
迟屿检查后脸色凝重:“这些供应商背后都有同一个大客户——环球饮品集团,心田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苏晚晴感到压力倍增。媒体攻击影响声誉,供应链断裂则直接威胁生存。这确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多方位打压。
傍晚时分,当苏晚晴正准备结束这漫长的一天,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出现了——薄司寒的特别助理周谨。
“苏小姐,薄先生派我来提供帮助。”周谨递上一个文件夹,“里面是那些负面报道的资金流向追踪,可以证明是环球饮品集团在背后操纵。”
苏晚晴惊讶地翻阅文件,里面详细记录了资金从环球饮品通过多个空壳公司流向媒体和所谓“专家”的路径。
“为什么帮我?”她直接问道。
周谨表情专业:“薄先生认为这种手段破坏了商业伦理。此外...”他稍作停顿,“薄氏与环球饮品一直是竞争对手,帮助心田间接削弱他们。”
这个理由听起来合理,但苏晚晴感觉没那么简单。送走周谨后,她与迟屿仔细研究文件。
“这些证据足够我们反击了。”迟屿指出,“但奇怪的是,薄氏如何这么快获得如此详细的内部信息?”
苏晚晴也有同样疑问:“除非他们早就监视环球饮品,或者...”一个想法突然闪现,“或者这些攻击本身就有薄氏的参与,现在只是换个方式控制局面。”
这个猜测令人不安,但无法证实。无论如何,眼前的危机需要解决。
第二天,心田团队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部分证据,展示环球饮品如何操纵舆论。同时,多位权威专家出面证实心田能量的安全性,大量忠实顾客也自发在社交媒体分享正面体验。
舆论开始扭转,但供应链问题依然棘手。关键原料的断供导致多种热门产品面临停产。
就在苏晚晴考虑是否接受薄氏提供的替代供应商时,父亲苏建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记得我老战友的儿子吗?他在山区搞有机种植。”苏建国展示一些照片和检测报告,“他们的产品完全符合你的标准,而且规模小,不会被大集团控制。”
苏晚晴仔细查看资料,发现这些小型农场不仅质量上乘,更重要的是与心田的理念高度契合——可持续、社区导向、尊重自然。
“我们可以与这些小型供应商直接合作,甚至帮助他们扩大生产。”她兴奋地说,“这反而符合心田支持本地社区的价值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