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藤在主花绽放后,并未停止生长。相反,它的藤蔓变得更加茂盛,那些细小的侧枝上,新的花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孕育、膨胀。一周后的清晨,当苏晚晴和迟屿照例前来照料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停下了脚步。
一夜之间,七八个新的花苞已然成形,每一个的颜色和形态都略有不同。有的呈现出朝霞般的橙粉渐变,有的则像深邃的夜空缀满星辰,还有的透明如水晶,内部却流转着虹彩。
“它们……好像在等待着什么。”苏晚晴轻触一个宛如冰雕玉琢的花苞,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宁静而强大的能量。
迟屿观察着藤蔓整体的能量流动:“古卷上提到,主花象征核心联结,而次生之花,往往各具异能,对应着伴侣关系中不同面向的潜力。”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那个冰晶般的花苞在他们靠近时,轻轻颤动起来,发出风铃般清脆的微响。紧接着,它以一种优雅而缓慢的姿态开始绽放。
没有主花那样绚烂的色彩变幻,这朵次生之花通体剔透,唯有花心处凝结着一滴宛如晨露的液体,散发着柔和的白光。随着花瓣完全展开,那滴“晨露”缓缓升起,悬停在花心之上。
“系统提示:发现‘澄心露’——可短暂净化心灵,提升思维清晰度。”
几乎是本能驱使,苏晚晴伸出手指,轻轻触碰那滴澄心露。一股清凉纯净的感觉瞬间从指尖蔓延至全身,脑海中纷杂的思绪如同被清泉洗涤,变得异常明晰、有序。她长久以来关于某个社区项目规划的纠结之处,竟在此刻豁然开朗。
“太神奇了……”她喃喃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立刻将自己的感悟分享给迟屿。
迟屿也体验了澄心露的效果,他正在优化的一套复杂算法,几个关键的瓶颈在思维极度清晰的状态下迎刃而解。
“这不仅仅是情感的共鸣,”迟屿分析道,“它在辅助我们的认知过程,将情感连接转化为创造力。”
两人意识到,这株同心藤的价值,可能远超他们的想象。
消息很快在团队内部传开。陈明对澄心露表现出了极大的科研兴趣,在征得同意后,他小心翼翼地收集了微量样本进行分析。
“其结构无法用现有科学仪器完全解析,”陈明报告时难掩兴奋,“但它确实能温和地调节脑波频率,促进左右脑协同工作。”
秦女士则从能量角度感知:“它像是一面心灵的镜子,映照出杂念,并将其沉淀。”
然而,真正的惊喜还在后面。
次日,另一朵次生之花绽放了。这朵花形态敦厚,色泽温暖如大地,花瓣质感类似天鹅绒。花开时,并没有液体凝结,而是散发出一种令人心安神宁的香气。
赵明恰好在一旁,他最近因协调多个社区活动而有些焦虑。不经意间吸入一丝香气后,他惊奇地发现,内心的焦躁感如同被一只温暖的手抚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平静和信心。
“系统提示:发现‘宁神香’——可平复焦虑,稳固心神。”
这发现让团队沸腾了。林小满尝试将一丝宁神香的气息引导至一株因环境变化而萎靡的植物上,那植物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了生机。
“连植物都能感受到它的安抚力量!”林小满惊喜万分。
周阿姨则想到了更多的应用可能:“如果能在问询处微量使用,或许能帮助那些带着不安前来的顾客更好地打开心扉。”
紧接着,第三朵、第四朵次生之花相继绽放。
第三朵花形态精巧,花瓣薄如蝉翼,呈现出流动的彩虹光泽。它周围的空间微微扭曲,仿佛能捕捉声音。当赵明在它附近哼唱一首走调的歌曲时,花瓣轻轻震动,反馈回来的声音竟变得悦耳动听,充满了情感。
“系统提示:发现‘谐鸣花’——可优化声音振动,增强语言与音乐的情感传递力。”
第四朵花则更为奇特,它没有鲜艳的颜色,通体呈现出一种柔和的珍珠白,但在不同角度看去,会浮现出不同的、极其复杂的几何光纹。凝视这些光纹,苏晚晴和迟屿都感觉到,他们之间那种“双心共鸣”的连接似乎变得更加稳定和细腻,能量的流转效率有所提升。
“系统提示:发现‘共鸣兰’——可强化并稳定近距离的心灵连接。”
同心藤仿佛一个无尽的宝藏,每一次收获都带来新的惊喜。这些次生之花各具功能,但都围绕着同一个核心:促进不同层面的连接、理解与创造。
团队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如何负责任地运用这些发现。
“这些能力太特殊了,”苏晚晴主持会议,态度谨慎,“我们必须制定极其严格的使用伦理规范。”
迟屿赞同:“澄心露、宁神香,这些都不能依赖。它们应该是辅助我们自我成长的工具,而非替代我们自身努力的捷径。”
陈明提出了技术层面的管控:“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安全提取和稀释系统,确保每一次使用都在可控范围内,并记录数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