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语心愿的仪式余韵,并未随着夜幕的散去而消弭,反而如同浸入土壤的甘霖,悄然渗透进苏晚晴和迟屿生命的每一个缝隙。
第二天清晨,苏晚晴在惯常的闹钟响起前便自然醒来。窗外,城市尚未完全苏醒,天际线泛着鱼肚白。与往常不同的是,一种奇异的、暖融融的充实感萦绕在心间,并非源于充足的睡眠,而是仿佛有一条无形的、温暖的丝线,从她的心脏出发,连接向远方。她甚至能隐约感知到,那条丝线另一端,传来一种沉稳而充满生机的搏动,与她自己的心跳节奏交织,形成一种令人安心的二重奏。
是迟屿。
“命运共生体”……原来不仅仅是形而上的宣言,它已经开始在现实的层面产生微妙的影响。这种感知并非具体的思想或画面,而更像是一种背景音般的生命共鸣,让她清晰地意识到,她不再是孤岛。
她拿起床头的手机,屏幕恰好亮起,是迟屿发来的信息。
【早安。感觉有点奇怪,好像不需要闹钟了,身体自己知道该醒了。而且……心里很满。】
苏晚晴的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指尖轻快地回复:
【我也是。好像多了一个内置的安心时钟。早安。】
这种无需言明的同步,让清晨的空气都带上了甜味。
与此同时,迟屿正站在自家公寓的开放式厨房里,准备着简单的早餐。他的动作比平日更从容,哼着不成调的曲子。那种与苏晚晴之间若有若无的连接感,让他觉得整个空间都不再空旷。他并非感知到她的具体思绪,而是共享着一种相似的、平静而愉悦的情绪基调。他看着煎锅里“滋滋”作响的太阳蛋,忽然想到苏晚晴似乎更喜欢单面煎的溏心蛋,下次可以记得。
这是一种全新的注意力转向——将另一个人的喜好,自然而然地纳入自己的生活细节。
当他们几乎同时到达“心田”门口时,相视一笑的瞬间,那种共鸣感变得更加清晰。不需要多余的言语,迟屿极其自然地接过了苏晚晴手中略显沉重的托特包,另一只手则顺势牵住了她。
“早上好,女朋友。”他的声音带着晨起的微哑,格外磁性。
“早上好,男朋友。”苏晚晴回应,阳光洒在她微红的耳廓上,暖洋洋的。
推开“心田”的大门,熟悉的能量场扑面而来,但今天,两人都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不同。空间的“呼吸”似乎更加深沉、绵长,能量流的运转也更加圆融顺畅,仿佛整个系统都因为核心联结的稳固而进入了一种更优的运行状态。
最早到的林小满正哼着歌给前台的风信子浇水,看到他们牵着手进来,立刻露出一个“果然如此”的灿烂笑容,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大声打趣,只是眨了眨眼,轻快地说:“早啊,苏姐,迟哥!今天空间里的‘气’特别顺,植物们都说舒服极了!”
陈明随后而至,他的关注点永远在数据上:“早。监控显示,从今早六点开始,基础能量场的波动幅度降低了百分之十八,自维持效率有显着提升。看来,‘命运共生’状态的稳定效益是持续性的。”他推了推眼镜,看向迟屿和苏晚晴,难得地补充了一句,“恭喜。”
秦女士和周阿姨也先后到来,她们的目光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停留片刻,都露出了然且欣慰的神情。周阿姨更是默默地将一份额外的小点心放在了苏晚晴的办公位上。
团队的氛围悄然改变,一种更深层次的默契与祝福在无声中流淌。大家心照不宣地维护着这份刚刚确立的亲密,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这股新能量为“心田”带来的积极变化。
工作照常进行,但在日常的交流与协作中,苏晚晴和迟屿之间多了许多不言自明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对方便能心领神会。迟屿会在苏晚晴长时间盯着屏幕时,默默递上一杯温度刚好的花茶;苏晚晴则会在迟屿与客户进行艰难沟通后,轻轻按一下他的肩膀,传递一丝安抚的能量。
午间休息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向那株同心藤。
在自然光线下,藤蔓顶端那枚新生的、混沌色彩的小花苞似乎又长大了一圈,表面流动着难以言喻的微光,仿佛内部蕴藏着一个微缩的星云。
“它在吸收我们的能量,”苏晚晴轻声说,她能感觉到自己与迟屿之间那股无形的联结,正有极其细微的能量丝线,如同植物的根系般,缓缓汇入那花苞之中,“或者说,在与我们共同成长。”
迟屿点头,他也有同感:“这或许就是‘命运共生’的另一层含义——我们的联结,本身就在创造新的可能性。”他握住苏晚晴的手,两人静静站立,感受着自身、彼此与这株神奇植物之间形成的微妙能量循环。
下午,一位熟客来访,在进行了一次深度冥想后,他惊讶地表示:“今天的感觉特别不一样,好像更容易沉静下来,而且……心里有种很踏实的感觉,好像被什么很温暖的东西包裹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