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下达,团队再次行动起来。尽管前路依旧艰难,但迟屿清晰的思路和坚定的态度,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座灯塔。
官方声明发布后,果然引来了不少嘲讽,认为心田“傲慢”、“不识时务”。但也有一部分真正理解并认可心田价值的客户,公开表示支持,认为坚守品质比盲目降价更重要。
“核心会员守护计划”的推出,确实稳住了大部分高端客户的心,甚至提升了一些人的忠诚度。
而设计新产品线的任务,则落在了陈明和赵明身上。这需要技术、市场和成本的完美平衡,挑战巨大。
价格战的硝烟弥漫开来,心田选择了另一条更为艰难,却也可能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是一场关于价值认同的战争,也是一场对团队智慧和执行力的终极考验。远方的迟屿和苏晚晴尚未归来,留守的团队必须独自面对这场资本寒流,在绝境中,杀出一条属于心田的生存之路。所有人都知道,最寒冷的冬天,或许还未真正到来。
迟屿(通过星枢)的决定,如同一道明确的指令,让原本因价格战而有些慌乱的心田团队重新找到了主心骨。尽管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但至少他们知道了该往哪个方向挥剑。
心田的官方声明措辞谨慎而坚定,没有攻击对手,而是重申了自身“专注于提供真实、深度、长效能量疗愈体验”的核心理念,并明确表示不会参与可能损害服务品质和长期发展的非理性价格竞争。声明的最后,引用了苏晚晴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心田追求的,不是让更多人进来,而是让进来的人,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份声明如同在喧嚣的市场中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果然,引来了“灵愈空间”支持者和部分媒体的冷嘲热讽,批评心田“固步自封”、“脱离大众”。然而,在心田的忠实拥趸和部分理性观察者中,却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终于有企业敢站出来说真话了!便宜没好货,能量疗愈更是如此!”
“支持心田!那种靠烧钱堆出来的廉价体验,能有什么深度?”
“如果心田也降价,我反而会怀疑它的品质。坚持自己,才能走得更远。”
这些支持的声音虽然无法完全抵消低价带来的巨大吸引力,但却在心田周围构筑了一道无形的“信念护城河”,稳住了最核心的那部分客户群体。
秦女士和周阿姨迅速将“核心会员守护计划”细化并通知到每一位符合条件的会员。反响出乎意料的好。许多高端会员看重的并非单纯的价格,而是心田所能提供的独特价值和被尊重的感觉。额外的专属服务、深度工作坊的优先参与权,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忠诚得到了回报,归属感更强。
甚至有一些原本因为价格因素而犹豫是否续约的会员,在了解了增值计划后,选择了继续留在心田。“算了,还是这里待着舒服,那种廉价的地方,感觉就不对劲。”一位老会员这样对秦女士说。
然而,设计“入门级”产品线的任务,却让赵明和陈明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这需要在成本、效果和“心田特色”之间找到极其艰难的平衡。
“既要控制成本,不能使用太多昂贵的高能量植物和复杂的技术,又要让人能直观感受到与普通放松服务的不同……”赵明抓着头皮,看着一堆市场调研数据和成本报表,“这太难了!弄不好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陈明尝试利用“星枢”进行模拟推演,但结果都不理想。要么成本压不下来,要么效果过于平庸,无法体现心田的独特性。“能量场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简化版本很容易失去其核心的精髓。”他推了推眼镜,眉头紧锁。
林小满也尝试贡献自己的力量,她提出能否利用一些常见的、但能量属性比较温和的植物,进行组合搭配,再配合简单的引导冥想。但测试下来,效果依旧差强人意,与心田深度课程的体验相去甚远。
新产品线的开发陷入了僵局。没有能够有效引流的新产品,就意味着心田很难开拓新的客源,只能依靠逐渐流失的老客户勉强支撑,这绝非长久之计。
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和看不到明确前景的压力,开始显现在团队成员身上。赵明脾气变得有些急躁,陈明更加沉默寡言,林小满偶尔会对着她的植物发呆,连秦女士和周阿姨的脸上也难掩疲惫。
一次深夜,加密频道里只剩下赵明和陈明还在讨论新产品线的可能性,气氛沉闷。
“明哥,你说……迟哥和苏姐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赵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再这样下去,我怕……”
陈明沉默了一下,看着屏幕上依旧稳定的、代表着苏晚晴和迟屿生命状态的微弱光点(这是“星枢”唯一能提供的、关于他们安危的模糊信息),低声道:“他们会回来的。在那之前,我们必须守住。”
这话既是对赵明说,也是对他自己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