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藏书阁内。
谢旭轻轻搁下手中最后一卷竹简。
眉宇间掠过一丝欣喜。
这道门典籍竟如此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玄妙至理,足够他参悟小半年光景。
此番闭关果然收获匪浅。谢旭暗自欣慰。他分明感觉到自己在修道之途上又精进了一层。
若能将此处典藏尽数参透,或许修为能再上层楼!
谢旭心生感慨,仙道修行与武道果然天差地别。
说是云泥之别也不为过。
突破陆地神仙不过用了百日。
而今筑基期一个小境界,竟困住他两月有余。
幸而机缘巧合。
此次入宫查阅典籍,本为寻找更高深的修炼法门,汲取前人智慧。
这皇家藏书果然没让他失望。
到底是大宋数百年积累!
底蕴当真深不可测!
此刻谢旭只觉灵台清明,道心澄澈。
若能继续参悟这些典籍,突破筑基圆满指日可待。
念及此处,谢旭顿觉豪情万丈,当即起身寻了处宽敞所在,盘膝而坐,闭目凝神,细细体悟典籍要义。
呼吸渐趋绵长,心境愈发空明,竟达物我两忘之境。
光阴悄然流逝,谢旭浑然不觉外界变化。
......
此刻开封城头。
残阳如血,数道凌厉身影破空而来。
三位身着赤色劲装的辽国密宗高手联袂而至。
为首的藏密法王身形魁梧,面如刀削,目光如电,杀机凛然。
赤色长袍猎猎作响,在血色残阳映照下更显摄人心魄。
身后两位高手同样气度不凡,周身散发着迫人威压。三人面无表情,却自有一股肃杀之气。
三尊强者降临,整座城池都为之一滞。他们周身散发的威压犹如山岳倾颓,令守城将士呼吸困难,不由自主地绷紧身躯。
**开封城内。
皇帝赵构听闻那浑厚的声音,心头猛然一震。
大辽的高手竟来得如此之快!
“报——”
急促的声音骤然响起,密探单膝跪地,呈上紧急军报。
“八百里加急!大辽军南下,连破数关,我军伤亡惨重!敌军仍在增兵!”
“竟有此事!”赵构面色骤变。
原以为耶律鸿基只是虚张声势,可这八百里急报足以证明大辽确实兵锋南指,直逼大宋。
赵构五指紧攥军报,指节微微泛白。
如今的大宋国力衰微,如何抵挡大辽的雷霆之势?
更令他忧心的是,朝中竟无堪用之才应对危局。
或许唯有国师可堪一战……
可仅凭一人之力,如何能扭转乾坤?
若国师败北,大宋危矣!
赵构心中沉郁,目光扫过殿中群臣,却只见一张张惶惑不安的面孔。
此时,一名朝臣低声问道:“陛下,我等该当如何?”
赵构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波澜,肃然道:“慌乱无益,当务之急是寻得破局之策。”
……
谢旭**入定,正参悟道藏奥秘。
而黄裳已孤身踏出皇宫。
他眸光如电,战意凛然,直指来敌。
三道身影破空而至,黄袍番僧周身佛光璀璨,手持法器,威势逼人。
“缩头乌龟总算肯现身了!”
“哈哈哈,今日便叫你败得心服口服!”
“黄裳,凭你一人,也妄想与我等抗衡?”
三僧凌空而立,将黄裳团团围住,眼中杀机毕露。
宋廷之内,唯有黄裳能入他们法眼。
黄裳嘴角微扬,语带讥讽:“辽军南侵,烧杀掳掠,丧尽天良。本座乃大宋子民,与尔等不共戴天!动手吧!”
话音未落,一名密宗僧人已闪身而至,手中法器裹挟着刺目金芒直袭而来。
黄裳身形微侧,堪堪避过锋芒,旋即反手一掌,直取对方心口。
“嘭!”
这一掌暗含巧劲,却如中金铁,未能撼动分毫。
“就这点本事?”僧人轻蔑一笑,体内雄浑气劲骤然迸发,将黄裳径直震退。
此刻,他稳如磐石,仿佛不可撼动。
黄裳连退数步,神色淡漠:“急什么?”
他早已看穿对手弱点——虽身躯坚若金石,动作却迟缓呆板。
心念电转间,黄裳再度出手,天人境修为毫无保留。
霎时间,他周身气势暴涨,眉心隐现金光,恍若神只临世。身形飘忽如幻影,步法迅捷似疾风,每一击皆直指要害。
密宗僧人**得节节败退,终是沉声喝道:“还等什么!”
余下二人对视一眼,当即加入战局。
“黄裳之名,确实不虚。但三人联手,你还能撑多久?”
三位密宗高手同时发难,招式凌厉无匹。他们皆是藏地密传的顶尖强者,均已臻至天人之境,此刻合力之下,威势竟隐隐凌驾于陆地神仙之上!
黄裳顿时陷入颓势,身形如陷泥沼,在三人狂风骤雨般的攻势下左支右绌。
“嗤!”
一记掌风擦过肩头,鲜血自唇角溢出。黄裳气息骤乱,眼中却战意更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