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一幕发生了,鲜血没有顺着钟壁流下,反而渗入符文之中,铜钟发出的声响越来越大,裂纹处竟开始渗出金色的龙气。
鲁王看得目瞪口呆,嘴里喃喃自语:“不可能…… 太师说只有祭品献祭才能续脉……”
杨清妮冷冷瞥了他一眼:“太师从一开始就没想让龙脉断掉,他当年策划血祭,不过是想逼景帝下定决心护脉。
你真以为三朝老臣会真心辅佐你这种乱臣贼子?”
这话如同一道惊雷,炸得鲁王面如死灰。
他终于明白,自己从头到尾都是太师计划中的一颗棋子。
当年太师跟着周谦谋逆被赐死,恐怕也是故意为之,就是为了让鲁王放松警惕,一步步落入早已布好的局中。
铜钟的声响渐渐平息,裂纹彻底消失,龙气池中的金色龙气重新变得浓郁,巨龙虚影也清晰起来,在池上空盘旋一周,发出一声震彻皇宫的龙吟。
禁军们见状纷纷跪倒在地,高呼万岁。
新帝走上前,扶起废太子,眼眶泛红:“皇叔,你救了大梁,救了所有百姓。”
废太子摇摇头,脸色苍白却笑容欣慰:“能为大梁做些事,我死而无憾。”
杨清妮赶紧上前为他把脉,片刻后松了口气:“幸好铜钟吸纳了部分龙气,殿下只是精血损耗过多,好好调养就能恢复。”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禁军统领急匆匆跑进来禀报。
“陛下,鲁王封地的叛军听说他被俘,已经全部投降了!暗卫还在鲁王府找到了勾结妖族的密信!”
新帝点点头,看向被押起来的鲁王,眼神冰冷:“把他关进天牢,明日午时处斩,昭告天下他的罪行!”
鲁王被拖下去的时候,嘴里还在疯狂嘶吼,骂太师骗了他,骂所有人都毁了他的帝王梦。
可没人再理会他,龙气池边,众人看着重新恢复生机的龙脉,脸上都露出了劫后余生的笑容。
第二天午时菜市口、百姓们自发的围在刑场周围,看到鲁王伏法无不拍手称快。
新帝下旨恢复废太子的身份,还派人修缮凉州城,让那里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太和殿上,新帝看着案上的密档和铜钟,对杨清妮道。
“老太君、这次多亏了你,要是没有你,大梁恐怕真的要完了。”
杨清妮躬身行礼:“陛下过奖了、这都是老臣分内之事,太师当年虽然手段激进,却也是一片忠心,只是可惜了。”
新帝拿起密档,轻轻叹了口气:“是啊,三朝元臣、用心良苦、传令下去,太师的罪名免了,按功臣礼重新安葬。”
窗外的阳光透过琉璃瓦洒进来,照在密档上的 “景帝御览” 朱印上,泛着温暖的光芒。
鲁王伏法的第三日,京城终于褪去了连日的紧张气息。
晨雾还未散尽,朱雀大街上就已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小贩的吆喝声、孩童的嬉笑声与茶馆里的说书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
太和殿内,新帝正拿着凉州城修缮的奏折仔细翻看。
案上除了熟悉的密档与铜钟、还多了一份泛黄的信纸,那是废太子在静养期间写下的。
里面详细记录了当年太师与景帝的隐秘对话,以及他在黑风寨五年所观察到的妖族动向。
“陛下,杨老太君求见。” 小太监轻声禀报,打断了新帝的思绪。
新帝放下奏折,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快请!”
片刻后,杨清妮提着一个木盒走进殿内,躬身行礼。
“老臣参见陛下。”
“老太君不必多礼,” 新帝起身相迎,目光落在木盒上,“这是?”
杨清妮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三枚青铜令牌,除了之前见过的 “景” 字令牌,另外两枚分别刻着 “镇” 与 “护” 字。
“这是老臣在太师府密室的暗格中发现的,想来是当年太师为护脉所制的全套法器。”
“‘镇’字令牌可加固铜钟之力,‘护’字令牌能抵挡妖族秘术,有了这三枚令牌,日后大梁龙脉便多了层保障。”
新帝拿起令牌,指尖轻抚过上面的纹路,心中感慨万千。
“太师当年布下这盘大棋、怕是早就料到今日的局面,若他泉下有知、看到大梁如今的景象、也该安心了。”
正说着,殿外传来脚步声,废太子在侍卫的搀扶下走了进来。经过几日调养,他的气色好了许多,只是脸色依旧有些苍白。“罪臣参见陛下。”
“皇叔快坐,” 新帝连忙示意他坐下,“你身子还未痊愈,不必多礼。”
废太子坐下后,目光落在木盒中的令牌上,转头看向杨清妮,语气带着几分探究。
“老太君,这‘护’字令牌的纹路,倒与我当年在太师书房见过的护脉符有些相似,只是当年他只肯让我看一眼,如今看来,竟是成套的法器?”
杨清妮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太子殿下好记性,当年太师怕是早有打算,故意只露一角,既让您留意护脉之事,又不暴露全套计划。”
“您看这令牌边缘的云纹,三枚拼在一起,正是当年景帝御赐的‘龙脉守护’印的图案。”
她说着将三枚令牌拼在桌上,果然显出一枚完整的印章纹路,废太子见状,不禁感叹。
“原来如此,当年我只当是普通纹饰,如今才知藏着这般深意。”
两人正说着,新帝开口道:“皇叔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废太子回过神,神色变得郑重:“陛下,老臣今日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当年我被囚黑风寨时,曾听闻妖族在西北边境布下了一座‘噬魂阵’,专门吸纳人间阳气。如今鲁王已除,但妖族的威胁仍在,我想亲自前往西北,探查噬魂阵的虚实,顺便安抚当地百姓。”
新帝有些犹豫,刚要开口,杨清妮却先一步说道。
“陛下,太子殿下前往西北,其实是最佳人选。
其一,他在凉州待过多年,熟悉当地风土;
喜欢七旬老太守国门吴家儿郎镇山河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七旬老太守国门吴家儿郎镇山河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