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唐怀安啊,我跟他熟。”
赵荣光立刻来了兴趣。
“嗯,所以我想着,您在学术界德高望重,能不能明天也一起,帮我站站台?”
康临发出了邀请。
“顺便,我最近整理了一些新的研究资料,有些想法想跟您交流一下。
或许……可以整理成论文发表出去。”
电话那头的赵荣光,呼吸都顿了一下。
新的研究资料!
这几个字的分量,他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康临拿出来的东西,哪一次不是颠覆性的?
“行!”
赵荣光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你把时间地点发给我,我明天直接过去。”
“正好也跟老唐好久没见了,一起聊聊。”
“谢谢院长!”
康临大喜过望。
挂断电话,姜瑜也刚好放下了手机,对他比了个“OK”的手势。
“搞定!”
“我跟导师说了,他明天上午正好在家,让我们直接过去就行。”
“太好了。”
康临心情一片大好。
双线操作,这下稳了。
夜深人静。
姜瑜已经睡下,康临却走进了书房。
他打开电脑,脑海中那些关于材料学、能源学的尖端理论和实验数据,如同潮水般涌现。
这些都是他压箱底的宝贝。
本来不打算这么早拿出来。
但葛越和马兴盛的话提醒了他。
技术要变现,影响力也要变现。
个人影响力,有时候比技术本身更能成为护城河。
他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快得几乎出现了残影。
一行行复杂的公式,一张张精密的结构图,一段段严谨的论述。
迅速构成一篇篇结构完整、论据扎实的学术论文。
《一种新型超高强度非晶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基于等离子体约束的高能粒子流稳定输出理论》。
《论可控核聚变反应中能量转换效率的极限突破》。
每一篇的标题,都足以在世界物理学界和材料学界掀起惊涛骇浪。
但他写的时候却异常谨慎,隐去了所有最核心的工艺参数和实现路径。
只保留了足够的理论深度和前瞻性。
既能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才华,又不至于泄露真正的技术机密。
这是一种阳谋。
我要让全世界的学者都知道,最前沿的知识在我这里。
想动我?
先问问整个学术界答不答应。
直到天色微明,康临才将整理好的几篇论文加密打包,发送到了赵荣光院长的私人邮箱。
……
第二天上午,一辆黑色的辉腾和一辆奔驰S级,平稳地驶入了青北大学的教职工生活区。
陈星开着辉腾,康临和姜瑜坐在后排。
苏德善和江恒则驾驶着另一辆车,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车子在唐副院长家的小楼前停下。
康临和姜瑜下了车,两人手里都拎着精心准备的礼品,有上好的茶叶,也有一些滋补品。
这无关乎价值,而是一种晚辈拜访长辈的礼数。
姜瑜上前,轻轻按响了门铃。
很快,门开了。
开门的是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正是姜瑜的导师,唐副院长。
“老师。”
姜瑜甜甜地叫了一声。
“来了啊,快进来。”
唐副院长笑着招呼他们,目光落在了康临身上,带着一丝审视和好奇。
“这位就是康临同学吧,果然是一表人才。”
“唐老师您好,冒昧来访,多有打扰。”
康临不卑不亢地问好。
他走进客厅,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坐在沙发上。
手里还捧着一个平板电脑,看得聚精会神。
正是赵荣光院长。
赵荣光抬头看到他们,立刻站了起来,脸上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
他晃了晃手里的平板,对着康临大笑道。
“你小子,昨晚发给我的东西,我熬夜看完了!”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
赵荣光院长的声音洪亮,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
他拿着平板,像是在炫耀一件稀世珍宝。
“老唐,你看看,你看看这思路,这理论深度!”
“这要是发出去,绝对是诺奖级别的成果!”
“不,比诺奖还厉害!这直接就是指明了未来几十年的研究方向!”
唐副院长,也就是唐邦原,扶了扶眼镜,脸上也露出了浓厚的兴趣。
他当然知道赵荣光在学术上的眼光有多高,能让他如此失态的,绝非凡品。
“这么厉害?”
唐邦原接过平板,目光迅速扫过屏幕上的标题和摘要。
《一种新型超高强度非晶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基于等离子体约束的高能粒子流稳定输出理论》。
饶是他并非物理专业出身,光看这些标题,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分量。
姜瑜站在一旁,看着自己的男朋友被两位院长如此盛赞,眼里全是小星星,与有荣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