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互联网江湖,终于迎来腾讯与三六零的 “穷途匕见”—— 这场持续数月的争端,从最初的口诛笔伐,彻底升级为裹挟数亿用户的垄断对抗。
此前,三六零 “QQ 保镖” 凭借屏蔽 QQ 广告、保护用户隐私的功能,直接掐断了腾讯的核心营收命脉,让其广告收入与 QQ 秀等衍生业务利润暴跌。
被逼至绝境的腾讯,于六月初突然发布《致广大 QQ 用户的一封信》,措辞强硬地宣布:“在装有三六零安全软件的电脑上,将停止 QQ 软件运行。”
这看似是企业间的对抗,实则是赤裸裸的垄断胁迫 —— 每一位同时使用 QQ 与三六零的用户,都被迫面临 “二选一” 的困境:要么卸载陪伴多年的 QQ,要么放弃保护电脑安全的三六零。
更甚者,腾讯还直接封禁了三六零浏览器访问 QQ 空间、漂流瓶等应用的权限,彻底切断了三六零用户与 QQ 生态的连接。
魏然看着这则公告,不禁想起前世的自己 —— 当年他就是迫于无奈,卸载了全套三六零软件,只能用笨拙的 IE 浏览器登录 QQ 空间,那段体验至今记忆犹新。
可这一世不同,微信早已凭借 “简洁无广告、功能实用” 的优势积累了千万用户,成了用户逃离 QQ 的最佳选择。
三六零被逼到墙角,更是孤注一掷加大对微信的推广力度:不仅在弹窗中直接呼吁 “谨慎选择 QQ,警惕未成年人消费引导”,还在官网首页挂出微信下载链接,将所有流量都导向这个 “尊重用户隐私” 的新兴社交软件。
这场 “二选一” 的垄断博弈,最终催生出截然不同的用户流向:一部分习惯依赖安全软件的用户,选择卸载三六零,转投金山、瑞星的怀抱;
但绝大多数用户,还是因舍不得多年的 QQ 好友与游戏账号,被迫安装了腾讯推出的 QQ 安全管家 —— 毕竟在当下,QQ 几乎垄断了国内社交市场,用户的社交关系链早已与 QQ 深度绑定,放弃 QQ 意味着与整个社交圈隔绝。
就在腾讯以为能凭借垄断优势稳住局面时,微信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谢婧、兰溪连夜召集微信科技核心高管,从服务器扩容到客服排班,从新用户引导到功能优化,全方位做好承接流量的准备。
短短一周,微信 PC 端下载量激增三千万,注册用户突破两亿,直接威胁到 QQ 的垄断地位。
可腾讯并未收敛垄断手段,六月底,有用户发现:自己并未主动安装,电脑里却莫名多了 QQ 安全管家 —— 腾讯竟通过后台强制推送,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了软件安装。
这一 “越界操作” 瞬间被三六零抓住把柄,周红衣亲自下场发声,痛斥腾讯 “无视用户权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并再次力推微信,强调 “微信始终尊重用户隐私,绝不强制安装任何软件”。
两家巨头的对抗彻底进入白热化,甚至传出荒诞却真实的传闻:魏然记得前世网络上流传过一段视频,说 “南山不倒翁”(网友对腾讯的戏称,因腾讯总部位于深圳南山区,且常在此地胜诉)竟动用关系,让南山区警局远赴北京,意图抓捕周红衣。
深知腾讯行事风格的魏然,在三六零曝光强制安装事件的第二天,就给周鸿祎打去电话:“老周,腾讯这次怕是要动真格的,你得小心他们用非常规手段,甚至可能派人去北京找你麻烦。”
电话那头的周鸿祎起初还嘴硬,宣称 “要和腾讯战斗到底”,可挂了电话就立刻收拾行李,当天就飞往香港避风头。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南山区警员就突袭了周鸿祎在北京的别墅,进行强制搜查。
远在香港的周鸿祎得知消息后,怒不可遏地在微博发文,直指腾讯 “滥用公共权力,打压竞争对手”,言辞激烈,引发全网哗然。
这场闹剧终于惊动了相关监管部门 —— 为维护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避免垄断行为破坏市场秩序,七月上旬,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约谈了腾讯与三六零的负责人,要求双方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恢复软件兼容性。
周红衣也借此机会,平安返回北京。
魏然看着新闻,心中了然:闹了近半年的 “3Q 大战”,终于要落下帷幕。
可惜的是,腾讯凭借深厚的用户基础与垄断优势,终究还是没能被彻底扳倒,QQ 依然占据着社交市场的主导地位。
就在此时,微信科技也收到了监管部门的问询函,内容无非是 “维护行业秩序、避免恶性竞争” 等套话。
魏然看完只觉得好笑 —— 微信自始至终都没直接参与两家的争斗,顶多算是 “坐收渔利”,若这也要被牵连,那此前帮腾讯声援的金山、瑞星,以及为微信导流的百度,岂不是都要被约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