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取的第一道试题是让考生描述并操作中医寸口脉脉诊选指、布指要点。
魏中华撇了撇嘴,一脸不屑之色,显然是觉得这问题太过简单了。
魏中华答道:“最好在患者处于平静状态下诊脉,以每手不少于50动为宜;医生和患者相对而坐,以左手切患者右手脉,以右手切患者左手脉;先用中指定关,食指于关前定寸,无名指于关后定尺;三指成弓形,指头平齐,以指头与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脉;布指疏密适度,要和病人身长相宜。”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考官问道:“幼儿如何定关?”
“用拇指一指定关法。”魏中华一点儿不打锛儿地回答道。
紧接着抽出下一题:试叙述单手进针法的要领。
魏中华朗声道:“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运指力于针尖而刺进皮肤。拇指和食指同时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弯曲。刺入到预定深度后,中指离开皮肤,三指配合进行提、插、捻、转、弹、刮。”
又一个留着荷叶头的中年女考官问道:“你能在塑胶模特身上做个示范吗?”
“我无所谓,只要你们准备的塑胶模特能近似于人体肌肉组织就没问题。”魏中华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
女考官讪讪地道:“比个样子而已,差不多就行。”
那个戴眼镜的中年男考官也说道:“肯定是做不到真人肌肉脂肪的效果,我们主要看看你运针时的手法。”
魏中华也不多说,接过女办事员递过来的银针,向桌面上躺放着的塑胶模特走去……魏中华来到桌边,手拿银针,在塑胶模特的中脘穴位置施针,单手进针法的要领都演示无误,手法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第三题是解释什么是雀啄灸。
魏中华依旧不假思索地答道:“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称为:雀啄灸。”
接下来进入第三个流程:中医临床答辩。这一站考核是依据考生随机抽取的试题,现场问答所测试的问题,一共要抽取口试四道题。
魏中华抽取的第一道题是如何望舌下脉络
魏中华不假思索地答道:“让病人张口,将舌体向上颚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颚,勿用力太过,使舌体自然放松,舌下络脉充分暴露。首先观察舌系带两侧大络脉的长短,粗细、颜色、有无怒张,弯曲等异常改变,然后观察周围细小络脉的颜色、形态有无异常……”
魏中华胸中自有沟壑,看来要是想用中医方面的问题把他问住了、让他哑口无言,恐怕是太难太难了。
魏中华抽取的第二道题是试述肾虚腰痛的主症、治法与方剂。
魏中华道:“肾虚腰痛的主症多为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偏阳虚者,喜温喜按,少腹拘急,面色咣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偏阴虚者,心烦少寐,日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魏中华倒背着手,站在一众考官面前朗朗而言:“治法亦分两种:偏阳虚者,宜补肾壮阳,温煦经脉;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濡养筋脉。代表方剂:偏阳虚者,用右归丸加减;偏阴虚者,用左归丸加减。”
第三题是简述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区别。
魏中华答辩道:“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属于邪实。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它脏见证,多属邪实正虚。”
第四题是让考生简述风湿热痹的主症、治法、方剂。
魏中华依旧毫不迟疑,看了题后,马上开口答道:“主症为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稍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患者多有发热、口渴、心烦、喜冷恶热、烦闷不安等症状。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药:白虎汤加桂枝汤。”
魏中华这四道题答完,用了不到十分钟。根本都没有思索考虑,说起来也是一点儿都不打锛儿。他答完第四道题后,五位考官不约而同地为他鼓起了掌。
那身材瘦小、满头白发的主考官有些激动地问魏中华:“魏中华,你多大年纪了?师从哪位老师?”
魏中华昂首挺立,回答说:“二十四岁。我家世代中医,我自记事以来便跟家父学医……”
那白头发主考官问:“敢问令尊是……”
“家父名讳:上大下成……”魏中华干脆利落地答道。
“啊……”
“原来如此……”
“要不说呢……”
“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已经猜到是……”
众人纷纷低声交相议论。有的也脸现惊诧之色。原来这里面还真有“故事”……
这魏大成是鼎鼎大名的中医大国手,以前也曾在帝都z南海为首脑诊病。后来回到天衡市后,自己开了中医诊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