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量、赵薇芬、陈入画跟随赵正一家人,走出家门,见四名中年人将一只彩色的、细竹子扎成的麒麟,放在赵正大门口,敲锣打鼓大造声势,引来全村人里三层外三层,前来围观。
赵正走上前去,给每一位唱麒麟的师傅发了一支烟,并点燃一串鞭炮表示欢迎。
在鞭炮“噼噼啪啪”的响声中,为首的一人唱了起来:
“锣鼓一打咯喳喳,
我家麒麟笑哈哈;
我问麒麟笑什么?
它说来到富贵家!”
陈入画见歌词不仅喜气、顺口,而且风趣幽默,一个先独唱,然后齐敲一下锣鼓,合唱最后一句,以表示对主家的新春祝福。
为首的师傅唱完后,又对赵正笑道:“祝老板今年心想事成,发财发财!”
赵正听到“发财发财”,就知道唱麒麟的师傅要钱了,返回家中取来一条中华烟,四份红包,递给唱麒麟的师傅。
师傅们收了红包,方才扛起麒麟,敲打锣鼓,去下家唱了。
赵正将邻居们一一送走,又招呼张力量、赵薇芬、陈入画返回家中。
赵正端来一盘花生、瓜子、糖果,放在茶几上,一边招呼张力量3人吃,一边也坐下来,陪他们说话。
赵正问道:“力量,薇芬,我听叔叔婶婶说,你们今年研究生毕业了?”
张力量回道:“我和入画过了年就毕业了!薇芬还要继续读到博士!”
赵正惊讶道:“你们这书究竟要读到什么时候?你看我的娃都快上小学了!”,说完就让儿子过来叫人。
那孩子怯生生地喊了一声:“叔叔,阿姨好”,就羞答答地跑开了。
赵薇芬望着孩子的背影,笑道:“赵大哥,你就比我们大2岁,儿子都这么大了,看来还是早生孩子早享福呢!”
赵正苦笑道:“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以前,家里添把筷子,添个碗就能养活的!现在自孩子出生,处处要钱,虽然没了学杂费,但是这孩子一年的衣服伙食费,还有学校组织的兴趣爱好班,这些费用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陈入画不解道:“这么大的孩子也上兴趣辅导班?”
赵正见陈入画不信,解释道:“现在家家户户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金贵的很!大家都有钱了,都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你要是不让孩子上兴趣班,你家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赵正的话,显然引起了张力量、赵薇芬、陈入画的深思。因为张力量等人还没成家、还没孩子,当然还不能体会到一个父亲的艰难。
张力量见赵正越说越悲观,安慰道:“赵大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和嫂子供养一个孩子,虽然辛苦一点,但还是没问题的!”
赵正听了张力量的话,长叹道:“力量,你长期不在家!你是不知道大哥的现状!”
赵薇芬见赵正话中有话,问道:“赵大哥,怎么了?”
赵正苦笑道:“你们也知道我初中毕业就上班了,以前还能靠卖卖苦力,混口饭吃,现在毕业的大学生太多了,我们那个农机厂因为经营不善,被政府关停了!我现在没文凭,又没技术,只能做一些零散的工作,饱一天,饿几天!”
陈入画感叹道:“时代发展太快了!以前大学生都是分配工作的,现在就是研究生毕业,都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赵正听了,又说道:“入画你说的对!以前是人挑工作,现在是工作挑人,时代不同了,我也恨自己当初没好好读书!不过话说过来了,读书好的,也有和我一样的,这是什么世道啊!”
张力量不解道:“读书好的?赵大哥,你说的是谁?”
赵正回道:“你们还记得和我们一起长大的张嘉吗?”
赵薇芬点头道:“张嘉?她不是考上中专,做了一名护士,前几年就嫁出去了吗?”
赵正摇头道:“你们还记得吗?当初张嘉考上中专时,张通和刘慧可得意了,他们逢人就炫耀女儿飞出了杏花村,成了金凤凰,面对我这种初中毕业的,连一个好脸色都不会给。”
张力量点头道:“赵大哥,你说的没错!我记得就是这样的情景。不过人家也有骄傲的资本,毕竟张嘉上了中专,也算是吃上国家饭的人了。”
赵正却道:“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后来的事因为你们上了大学,回来少了,可能就不知道了。”
赵薇芬好奇地问道:“张嘉后来怎样了?”
赵正答道:“张嘉上了4年中专,拿到了护士资格证,由于没人帮忙,毕业后没能留在县医院,只能回我们镇卫生院当了一名护士。”
陈入画插话道:“镇卫生院虽然不如县级医院,但这结果还算不错吧!”
赵正又道:“这本来也是不错的结果!可是坏就坏在这个张嘉心高气傲,她认为自己去镇医院是屈才了,工作也不认真对待,几次值班都旷工,医院领导生气了,说了她几句。本来这事只要张嘉认个错就过去了,可是张嘉却认为:医院领导其他旷工的护士不抓,偏偏针对自己,这是故意找自己的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但不收敛,反而仗着自己有正式编制,变本加厉,终于出了一次大的医疗事故。张嘉作为事故第一责任人,在事故调查中,没有领导和同事愿意为她辩护,所以县卫生局就吊销了她的护士资格证,并将她开除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