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听了,双手合十道:“谢天谢地,那条白鳍豚总算得救了!”
戴秋、冯山见张力量和宁静两人就如久别的朋友一样,非常谈的来,心中都有些失落。
张力量见旅游车到达江对岸后,沿着柏油马路,越过广阔的田野,又行驶了半个小时,就到了Y市郊。
这时,很多同学见车子驶入Y市区,都等不及了,纷纷问戴秋道:“团支书到了吗?”,“团支书,车子还要几分钟,就到廋西湖了?”
戴秋回道:“大家不用心急,如果到了,开车的师傅会停车的,大家会看到瘦西湖的大门的!”
张力量见旅游车在闹市区转了二十分钟,感叹Y市是一座园林城市,城市道路横平竖直,道路两旁都是雕栏画栋的仿古建筑,与Z市和N市的大气粗犷截然不同,如果将N市和Z市比作两个不拘小节的男子的话,那么Y市就是一个精致、漂亮的女子。
张力量一边感叹Y市的整洁,一边瞧见Y市中心矗立着一座圆柱状的黑白亭阁,问身旁的戴秋道:“戴秋,你看到了那座亭阁了吗?”
戴秋点头道:“看到了,不过说来惭愧!我对我们Y市的历史文化可不太了解!也许它是纪念明末在我们扬州遇难的史可法将军的吧?”
张力量笑道:“你还说对故乡的历史文化不熟悉?至少你说的史可法就没错!我记得你们Y市有一条史可法路是用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的!”
戴秋回道:“力量,我们Y市区是有这么一条路!”
这时,后座的宁静突然插话道:“不是的,Y市中心的那座亭阁叫文昌阁,是与Z市南山的增华阁齐名的,它们本是皇家藏书的书阁,听说曾收藏国宝《四库全书》。可惜现在这座文昌阁是后人的仿造的,现在它可是Y市的标志建筑!”
张力量赞道:“原来是这样的!”
这时,开车的师傅终于将车子稳稳地停在廋西湖的南大大门,张力量和戴秋首先下了车,并引导大家按秩序下车,又让大家在景区门口等待片刻。
张力量跑到售票处,取出挎包里的班费,给大家买了门票。同学们拿到门票后,跟在戴秋身后,穿过大门口的检票区,沿着景区内的小径,四处浏览观赏。
戴秋领着全班同学,先后参观了白塔、小金山。张力量见这些景点不过是B市的白塔、Z市的金山缩小版仿制品,心中也有些失落。
陈晨问道:“戴秋,瘦西湖内最有名的景点是什么?”
戴秋答道:“那就是湖心的五亭桥了!要不,我们去那看看?”
张力量建议说:“好,戴秋你给大家带路吧!”
戴秋一边带领同学踏上五亭桥,一边介绍说:“这五亭桥有十五个桥洞,到了中秋月圆的晚上,每个桥洞里都能看见一个月亮,再加上天空中的另一个,游客们可以同时看到十六个月亮呢!”
张力量感叹道:“这么神奇?要不,我们今年中秋节再来一次吧?看看团支书说的对不对!”
曹璐首先赞成道:“班长的提议,我赞成!”
陈光也道:“我也赞成!”
王磊也附和道:“我也附议赞成!”
戴秋身后的十几名同学也纷纷表示赞成。
张力量见大家在五亭桥上玩了好一会儿,又问戴秋道:“这廋西湖内还有什么好玩的?”
戴秋想了一会,笑道:“力量,你还记得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着名的诗吗?”
张力量问道:“杜牧写的诗可多了,你说的是哪首?”
戴秋刚要说话,就被身旁的宁静打断道:“肯定是写Y市的那首: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戴秋见自己和张力量的对话,被宁静打断了,心中有些不悦,表面上还是赞道:“正是这首诗,描写了我们Y市在唐代的繁荣,我们瘦西湖内还有一座二十四桥呢?”
王磊惊奇道:“瘦西湖内真有一千多年前唐代的二十四桥啊?”
宁静笑道:“二十四桥不过是杜牧描写Y市桥多的一个虚指罢了!就算真有二十四桥,历史上Y市屡遭战火,那桥也不会存在到现在!”
戴秋反驳道:“既然杜牧诗中提到二十四桥,又提到了美女吹箫,这桥必然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冯山解围道:“既然两位美女说的都有道理,我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如去桥那边看看,一看便知!”
同学们觉得冯山的建议有道理,纷纷跟随戴秋、宁静来到了二十四桥前,发现那桥也是后人建的,共有24个台阶也是后人附会的。
张力量从桥这头走到那头,见很多同学都在数台阶,心中有些失望。
同学们又跟着戴秋玩了几处楼台,都有些腻了,纷纷找了些空地,三三两两坐下来喝水、吃点心。
这时,宁静说:“瘦西湖内除了五亭桥、二十四桥外,还有一个特别的看点!”
张力量问道:“是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