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书放在两张课桌的中间,两个人一起看。
辛弃疾的词的确精彩缤纷,其中大多包含强烈的爱国主义、战斗精神、以及对北方国土的怀念,激扬壮阔,字字珠玑。然而爱国并不是他的全部,他同时也是温柔的男儿。《青玉案·元夕》的解析中,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玄之又玄。说词人看到了他的满腔抱负,也说看到了他的妻子范如玉,还说那个“他”是一种远离远离喧嚣,孤高淡泊,超凡脱俗的境界。
元成辑理解不了,范云汐便向他解释。她对辛弃疾的了解很深,讲了他的生平,其中却着重讲他的退隐生活。
《西江月·遣兴》中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辛弃疾喝醉了把树当成人,还问它“我醉得怎么样”,这既是悠闲,也是倔强。
范云汐越说,眼睛便越亮,元成辑看她开心,自己也跟着开心。
快上课的时候,范云汐把书翻到一首《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其中一句“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直接惊艳了元成辑。
元成辑睁大眼看着这句词,只觉好美。
他忍不住继续看,后文的“相思重上小红楼”之类的句子,同样精致美丽。
他真的体会到了宋词的美,至少在此时,他觉得书上的《鹧鸪天》和范云汐一样美。
元成辑看了整首词的翻译,“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的意思是,如果不是眼下正被离愁别恨折磨,根本不会相信世上真的会有一夜白头的事。
元成辑体会到了辛弃疾的浓浓悲伤,同时他心里也庆幸无比,因为他还不曾体会离愁。
他觉得,如果自己能和范云汐在一起,这一辈子也不会白头。
很快他又对这个念头感到惊讶,因为他认识范云汐的的确确只有短短两天时间。
莫非这就是少年的一见钟情,终身相许?
往后的半个月里,元成辑沉浸在那本辛弃疾词集里,他感觉词人的每一句词都美丽无比。
而他学的多了,也越发意识到范云汐的博学。
她自学过的词,可远远不止辛弃疾的词,许多宋词名篇,她都能随口背出来。比如岳飞的《满江红》,李清照的《声声慢》。
不知从何时起,元成辑开始崇拜范云汐。她恬静、温柔、善谈、爱笑,最主要的是,她比最精美的宋词还要美丽。
元成辑感觉自己和范云汐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两人在讨论宋词的时候,像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然而也仅仅是朋友。
元成辑偶尔用开玩笑的语气说一些较为暧昧的话,她便温婉一笑,真把他的话当成玩笑话。
元成辑并不气馁。他看的宋词多了,自身的智慧也有了提升,他懂得了来日方长的道理。
只要她还是他的同桌,他就一定有机会。
他每天都能看到她的笑,她笑起来是那么的美丽迷人,令人沉醉。
元成辑能看到她的笑,便觉得心里很充实,很满足。
然而他的满足与充实,很快被一股强大的外力打破。
某一天,范云汐的笑忽然变难看了,因为无论怎样美丽的女孩子,当她脸上有了一条狰狞的血痕之后,她的笑就不可能再美丽。
范云汐的脸上就有了这样一条狰狞而触目的伤疤。
喜欢恶念空间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恶念空间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