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上写道:“温热病中,邪热入于血分,而气分证候未解,气分、血分病变同在而邪热炽盛的病症叫气血两燔。
针对这种病症,此时医病的思路不应该是用寒凉药将邪热杀死,而应该用透热的法子将邪热从身体里逼出来。
我开的方子叫玉女煎。生石膏四两,知母一两,炙甘草四钱,犀角六钱,粳米一撮,细生地六钱,麦冬五钱。
生石膏的是透热的,方子中的之母可以清肺热,辅助生石膏,你知道肺是外部邪气与人体相联的气管,外感病,也就是你祖父说的温病,都是五邪引起的,所以清肺热是为了透气分之热。
犀角则思透营气之热。
细生地介于鲜生地和大生地之间,鲜生地具有明显的凉血作用,同时还可以透热、清热,但不宜保鲜。
大生地就有明显的滋阴作用,也可以凉血,但不透热。
细地生则可以凉血滋阴,又能清热透热。它有“发血中之表也。”在外感病同时阴虚的情况下使用。
麦冬是清肺胃之热,保护津液用的,也叫麦门冬。走心,肺、胃经的,性味甘、微苦、寒。对于常咽干口燥津液匮乏的人,泡泡水就可以喝,味道有点甜。”
写的是病历,药方和药理,好似怕人看不懂一样,写的非常详细。
四娘看了一会才看完,她摇着头抬起来:“你总是这么给病人看病吗?”将医理药理写的这么清楚,相当于传授医术了。各家有各家的秘密,保住秘密才有饭碗,哪有这么干的,这不是绝子孙的饭碗吗?她想不通这个缺心眼是怎么行医的,心中有些感动的震惊但嘴上还是没好气的硬撑着:“开个方子还要啰嗦一堆,我也是读过医书的,要你罗里吧嗦卖弄那么多?”
“学医之人,重要的是,被信服,这样才会,有病患,前来找你。我不卖弄,你如何,知道我的,医术?又如何,信服我?”林孝玨并不为自己的卖弄而感到肤浅,她很是骄傲的说道。(未完待续)
ps:大家知道中医有很多派别,很难懂,也很难学,其中温病一派是明清发起的,专门针对外感病,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感冒,它和伤寒派还有很多争执,所以分了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等,这里不提了,我书中后面会有两派争论的涉及。
这里想说的是,我不是学医的,但是非常喜欢中医,老祖宗的东西,所以就想通过小说把我知道的东西都写出来。我不知道这样枯燥的理论放在情节对话中对大家对中医的理解有没有帮助,但是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所以请大家不要怪罪,如果觉得很啰嗦的可以给我留言,我后面再想个好点的办法表达出来,毕竟我写书的水平太稚嫩,笔力和经验都不够,表达不好。
细纲现在已经脱离大纲十几万字了,估计还得好几章才能跑回来,很对不起大家,我会尽快让跑偏的家伙们回到正轨,所以请大家还是支持我吧。
我知道大家一直都在,这也是我码字的动力,无论大家是看正版还是看盗版我都很高兴,我希望我能做到的就是吧中医的精神传递给大家,有人喜欢有人看就好。
不啰嗦了,下一章还得接着啰嗦呢,留点吐沫星子。
喜欢周氏医女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周氏医女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